56个民族
首页 > 民俗文化 > 56个民族 > 正文

苗族历史,苗族服饰,苗族风俗,苗族特点

苗疆蛊毒是怎么回事

所谓“蛊”,《春秋左传》有云:“皿虫为蛊,疾如蛊。”从字形及字面意思理解,“蛊毒”指的就是将“虫”装入器皿制作出的“毒物”。但与我们现代人的知识结构不同,古人眼中的“虫”并不专指节肢动物,蛇、蟾蜍、壁虎等都可以称之为“虫”。另外,古人的医学知识杂糅了巫术成分,对“毒物”的理解也带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旧时之所以恐惧蛊毒,除了因害怕毒物会破坏身体健康外,还因为蛊毒带有强烈的诅咒意味,人们相信它可以迷乱心智。

苗族历史,苗族服饰,苗族风俗,苗族特点

“蛊”字的甲骨文(左)与篆文(右)

蛊毒并非苗疆所独有,在其他文化占据主导的省份,同样存在蛊毒迷信。譬如,东晋文人陶侃的《搜神后记》中就有一段和蛊毒有关的传说:“昙游道人,清苦沙门也。剡县有一家事蛊,人啖其食饮,无不吐血死。游尝诣之。主人下食,游依常咒愿。双蜈蚣,长尺余,便于盘中跳走。游便饱食而归,安然无他。”

宋人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记载了造蛊的方法:“造蛊之法,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清人闵叙在《粤述》中也记载道:“蛊药两江僮妇皆能制造,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毒物于一器,听以相会,其独存者,毒之尤也。持以中人,无不立死。”这些例子说明了蛊毒迷信在中国境内流传之广。

苗疆蛊毒之所以恶名远播,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中国的西南地区大部分被亚热带雨林覆盖,盛产毒蛇、毒蝎、毒蛙等危险物种,还经常爆发一些苗疆特有的热带病(比如症状恐怖的寄生虫病)。

古人有时既无法找到感染源,也无法通过药物治愈,自然很容易曲解病因。再加上西南少数民族本来就有利用“毒虫”制作毒药的传统,这就进一步勾起了人们对“下蛊”的联想,并借此编造出各类关于“苗疆蛊毒”的仪式和传说。换言之,苗人的蛊毒文化很可能并非原生,甚至可能由汉地传入。

在众多关于苗疆蛊毒的历史记载中,来自汉族的记录最多,同时也最为猎奇。清人蒋琦溥的《乾州厅志》记载:“苗妇能蛊虫杀人,名曰放草鬼。遇有仇怨嫌隙者放之,放于外则虫蛇食五体,放于内则食五脏。被放之人,或痛楚难堪,或形神萧索,或风鸣于皮肤,或气胀于胸膛,皆致人于死之术也。将死前一月,必见放蛊人之生魂,背面来送药,谓之催药。病家如不能治,不一月人即死矣。”

清人田雯的《黔书》亦载:“苗狆欲致富者,多蓄蚺虺、蜈、蟆诸毒物于罂缶中,滴其涎沫于酒食以饲人。中之者绞肠吐逆,十指皆黑,吐水不沉,嚼豆不腥,含矾不苦,是其症也。”

有趣的是,无论汉人的记载还是苗人的传说,几乎都把下蛊的嫌疑指向了女性,跟欧洲中世纪迫害女巫的文化颇为呼应。在苗族的各类“蛊事”轶闻中,“蛊女”一般残忍恶毒,经常会利用下蛊来暗害他人。但这些蛊女又常常带有容貌俏丽、能说会道、心灵手巧、擅长家务等优良品质。苗地亦有谚语云:“好花偏生悬崖上,好女偏出药(苗人一般习惯将‘放蛊’称之为‘放药’)家门。”蛊女这种表里不一的特征颇值得玩味。

事实上,今天对苗疆蛊毒文化的研究表明,虽然苗人的村落中确实存在蛊毒迷信,但并不存在规范统一的“下蛊”仪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苗族社会对蛊女的认定常常以流言的形式呈现。苗人一方面相信周围有人下蛊,一方面又认为蛊毒只有在避人耳目的前提下才能奏效。这就使得下蛊行为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

后人在调查整理苗疆蛊毒的真实事例时发现,假如哪家姑娘因貌美或家境富裕而多次拒婚,很可能会有嫉恨者散播她是蛊女的流言。在那个缺乏司法公正,秉承有罪推定的时代,这些女子假使运气不佳,难免被处以囚禁甚至死刑。今天的电影、电视剧常以苗疆蛊毒为噱头吸引观众,却不知在数百年的岁月里,它实乃是苗族美好女子的无妄之灾。

苗族银饰衣饰细节介绍,苗族银饰衣饰都有什么?

苗族的衣饰包括:银衣片、银围腰链、银扣等。

1、银衣片

清水江流域的苗族盛行穿着银衣,银衣片是银衣的主要饰物。银衣片分主片和配片。主片压花,纹饰精美,用来装饰衣摆、衣背等主要部位。配片稍小而简单,用来装饰衣袖、衣襟、衣摆边等处,或者缝饰在主片排列的间隙中,起喧染及衬托作用。施洞苗族银衣片主片有44件,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种,表面浮雕狮、虎、膜磷、凤凰、锦鸡、龙、仙鹤、蝴蝶、花卉、罗汉、仙童等形象,三排为一组,上圆中长方下正方。帽式银衣泡595个,同主片配套,为辅饰。蝴蝶铃铛吊60件,用于衣摆、袖口等部位,形成银衣声源。西江苗族银衣主片24件,皆有垂吊。其中衣摆片11件,装饰腰腹部位;衣背片13片,分五排布局,上下两排各两片,中间三层各为三片。中心片最大,内圈为雀鸟花枝图,第二圈为乳钉纹,第三圈为连续花草纹。配片为5件骗蛹纹三角形银衣片,专为装饰衣摆角而特制。蛹形银铃吊皿件,装饰在腰带上。银衣片用法在同一地区基本相似,件数因家境不同可多可少,纹饰则各有不同,题材多样,保守估计也有数百种之多。

2、银围腰链

多数苗族地区盛行以围腰作为主要衣饰,其中部分地区俗以银链为围腰带。银围腰链多以梅花为链环造型,有单层、双层两种,两端同围腰的连接部为蝶、钱、球等形象的银饰。

3、银扣

银扣主要流行于都柳江流域的苗族地区,男女皆用,分为带链银扣及银扣两种。带链银扣用于右大襟衣的前脚处,装饰性较强;银扣则多用于对襟衣,扣形花样较多,有梅花扣、金瓜扣、铃挡扣、双球扣等,亦有以铜扣、锡扣代替者。

松桃苗族的花带

花带是松桃苗族的生活常用品,既可作系物之用,也可作为服饰品,它以手工编织而成,是很有特色的民族工艺品。

花带有织制花带和编制花带两类。织制花带称“西半兰甫”(或西兰卡甫),编制花带称“金搓”。“西半兰甫”根据大小和用途的不同,再可分为“西半”和“兰甫”两种。“西半”常用作为系带,较窄小,一般五公分左右宽窄,三两尺长短;“兰甫”语意为“背带”,多用作背小孩的背带和挎包背带等,一般宽约一寸五分左右,长在四至七尺之间。

织带因线料不同而分为棉线织带(素带)和丝线织带(彩带)两种。棉线织带用黑白两种棉线织成;丝线织带用两种比较明显的彩色丝线相配级制,一般是红、黑、绿、紫等几种彩线两两搭配。“金搓”用七彩丝线编制,须在十二线以上,故而不受色样多少的限制。

织制一西串、兰甫”的工具,是一个简易的织架和一把骨刀。骨刀用黄牛肋骨制做,保持牛肋骨的天然弯弧状,将一边削薄成仞,一端削尖,便于织带时挑丝拨线,另一端削成把,使之形状如刀,长约尺许。

织带时,先布架经线。经线有单经和束经之别,单经叫“果罗”,即“脚线”之意,用浅色线充当;束经叫“果秋”,用深色线分成三根或五根一束即成。把单经和束经间隔并列,在织架上成五绕状排列,长度根据需要而定,经线多少则以花带宽窄和花纹简繁确定,通常是二十五束、三十五束和三十七束几种。每牵绕一线或一吵,须在其中部另结一小身作鬃,经线牵架完毕后,把各个鬃耳套在小木棍上,便于织带时上下提动错开。

经线架好后,以浅色线作为纬线开始织带。用骨刀尖挑选出某几经线,将其提耳上提,再以骨刀将经线上下分开,将纬线于中间穿过而后以骨刀正面筘紧。每穿一次纬线,就必须根据图案需要来挑选组合一次束线,图案变化全凭织者心思灵巧和用刀功夫。

花带织成的花纹图形,正好是两面相反,形成阴阳图案。花带织图并非杂乱无章,一般是一带由若干个单位图案组合而成。传统图案有花、鸟、鱼、虫、马鬃马足,“卐”字八宝,吉祥汉字等等,与苗族挑花图案一样,花带图案具有严谨的规格。

“金搓”用若干股彩色丝线编制,编成后大小不过两三分,是衣服领袖、围腰、裤脚等的必要装饰。编制“金搓”时,将各色丝线绕在四五寸长的竹制绕线卡子上,竹卡下方钻一小孔,穿绳坠以小铜钱或小石子,使之垂直。将丝线头由上方引出,各线集中绕于一只小木桶的横梁上,将各卡子排列在小木桶外壁上,就可以根据“金搓”图案的要求,挑捡出或这或那的各色丝线,进行组合编制,使之编成扁的带花纹彩带。

松桃苗族女子都善织花带,同绣花一样,几岁女孩便开始习此女红。花带除了自身的实际使用价值外,还是苗家馈赠友人的纪念物,特别是少女们常以花带作为爱情信物赠以情人,因是自己织制,情凝其中,故别有意义。

苗族服饰概说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时代就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经数千年的历史大迁徙,苗族形成了如今分布在黔、湘、滇、川、鄂等地与其他民族大杂处小聚居的格局。

苗族的历史文化是靠口头文学和服饰图画艺术来记录的。与许多无字民族不同的是,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这主要表现在苗族服饰的刺绣图案里。

苗族服饰有多少款式?《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说:苗族有100多个支系,就有100多种服饰。尽管多年来人们一直未弄清苗族服饰类型的多少,但是黔东南作为苗疆腹地,苗族服饰最为丰富多彩却是不争的事实。

苗族服饰不仅款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而且是最能代表该民族特征的物品。无论哪个民族都没有像苗族这样将服饰图案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述历史。苗族的服饰无处不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苗族,我们来自黄河之滨、长江之畔;我们长途迁徙,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苗家人倾其心血去绣、去染、去展示他们的情结,因此才有了如此优秀的、民族特色极强的苗族服饰艺术。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以各种银饰为主要佩饰,这构成了苗族身体佩饰的一大特色。在他们眼里,银饰不仅可避邪的神物,更可给人带来吉祥幸福。银饰同时也财富的象征。所以,苗家少女全身上下的佩饰清一色都是银饰,重的可达8-10公斤,其银饰种类繁多,造型奇特,工艺精致,在中国各民族中是首屈一指的。

在绣衣上钉银饰而制成的银衣是苗族服饰中的精品。绉绣、散绣、堆绣是苗族特有的绣法。绉绣上衣花纹呈浮雕状,装饰效果强烈;散绣花纹十分精致漂亮;堆绣则指由各色三角绫子堆绣而成,装饰效果奇特而美丽。用这三种绣饰方法制作的上衣均为盛装礼服,称作"花衣",盛装花衣必须钉上许多银饰才算最后完成,因此人们又将钉满银饰的花衣称作"银衣"。银衣的前襟、后背、衣袖、下摆等位置钉缀许多四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银片和银泡、银铃等錾花银饰。这种绣饰精美的银衣可能是我国民族服饰中最为精美的。

苗族姑娘胸前大都佩戴着硕大的银锁,银锁是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制作得十分精美,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錾出细部,纹样有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银锁下沿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银锁又有"长命锁"、"银压领"等名称,苗族姑娘从小就佩戴,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

黔东南苗族男青年亦有佩戴银饰的习俗,有的地方并将其作为未婚的标志。苗族男子盛装时穿青色大襟衣、腰系花带,头缠包头帕,颈戴银项圈,胸佩银链饰或银牌。男子佩戴3根银项圈表示未婚,佩戴两根银项圈的表示已婚。他们常年腰刀不离身,腰带上系着火药葫芦和牛角筒及银钩、荷包等物。

苗族服饰之最盘点,苗族服饰之最大全

最华丽的苗装

要数台江施洞苗族女子的盛装,其以刺绣精,银饰多而著名。被称为绣衣的施洞苗衣,两袖和领、襟、两肩均有精美的刺绣图案,因其后背,前襟、袖口镶满錾花银片,银泡,银响铃等,又被称为银衣,是苗族服饰中的精品。

穿裙最短的

是雷山桥港苗族。不盈6寸的超短裙,无下罕见,但却是世居深山的桥港苗族女子喜爱的裙装。桥港苗女,内穿青布紧身大襟衣,外穿深红缎对襟短衣。6寸长的细褶裙,层层缠绕腰间,使臀围显得特大。短裙外,前围腰长及膝部,后围腰长至脚跟。系织花腰带,又垂8根花带于身后,如锦鸡羽毛。下着青布紧腿裤,脚穿翘尖绣花鞋,头绾大髻,戴凤雀银钗,身佩各种银饰。穿裙最多的是台江岩板苗。岩板苗族女子身着右衽大襟短衣。自制的细褶短裙达30至40条之多,裙厚近40厘米,以显示自己富有和聪明。其身前系一条织花长围腰,垂至脚面,腰间缠4至5条花腰带,均系结飘于身后,裹绑腿,穿花鞋,服式较奇。

最华丽的男装

是榕江八开地区苗族男子祭祖时,穿戴的盛装极为华丽并民族特色浓郁。他们头上戴着象征闪电的银鼓钉头箍,据说其有驱邪避鬼的威力。

最古老的男装

是从江岜沙一带的苗族男子,儿时髡发,前额头发剃光。留脑部头发披于肩后,至成年时开始蓄发,渐渐绾髻于头顶,额头勒一条挑花布巾,此装束至今不变。

最长的头帕

是剑河县久仰苗族男子盛装时其包头帕长3至4丈,在头部缠成大盘并缀以鲜花或插上羽毛,非常独特。

最大的银角

是雷山西江地区苗族少女盛装时戴的银角,是苗族最大的银角,高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角上錾有精致的双龙抢宝图案。银角中间插有硕大的银扇,当地人亦称之为棕叶银花。

最古老的银饰

是雷山县达落村苗族少女佩载山字形头饰和柱式拧花项饰,传说这种装束同芦笙一样古老。

最重的银饰

是雷山县西江地区的苗族姑娘银衣盛装时,全身前后和头上都缀以精美银饰品,同时佩戴链式项饰和龙骨项圈,胸佩银锁,衣后背满饰錾花银片、缀银链和银铃,全身银饰品重达10多公斤,十分华丽。

佩戴银饰最多的

是台江施洞苗族姑娘,全身披挂银饰,她们同时戴数个链式银项圈和片饰项圈,胸前戴重大银锁,手腕戴着几对不同样式的银手镯。她们是苗族中佩戴银饰最多的一支。

久仰苗族服饰图片,久仰苗族服饰特点

久仰服饰是县境苗族服装中较为朴素的一种。其特点是妇女衣裙、围腰、头巾、腰带不刺绣。头巾从脑后翻越头顶搭于前额上。银饰较少。解放后变化较大。

发式与头巾头帕发绾云头髻。头巾用自织自染的藏青布制成。妇女用头巾将发髻包住,用无花小带捆束。男子包头帕,帕宽16至20厘米,长4.2至5米,折叠成5厘米宽,裹成圆盘状,如戴一个小斗笠,头巾两端有23至26厘米的穗子,编结为网状,其后插入小鲜花数枝。

衣裙用自织自染藏青色布缝制,为无领右衽大襟衣,无刺绣,不滚边。襟缀布扣3至4颗。衣服分为3种:夹衣、盛装和便装。妇女穿盛装时,腹部围藏青色围腰,背后衣摆盖住裙子一半多,褶裙亦为藏青色,四百余皱折。裹腿、绑腿亦为藏青色。故全身藏青色,其青色很深,实为一身黑色,。男子裤长及踝骨,裤腰,裤脚特大,裤脚43至46厘米,最大的可达60厘米。

银饰在节日喜庆时,头戴银花胜,颈戴银项链(有8字式、四环式),项圈有泡泡项圈,耳戴银耳环(有十字环、叶子环),手戴银手镯(其蜘蛛式等与久敢式相同)男子戴8字带锁项链和牙签等。

雷山苗族服饰特点,雷山苗族裙装详解

多彩的苗族服饰,其种类称诅以女式服饰式样而定称。各居住区域有别,雷山县内的雷公山东西向区域多是长裙支系,南部为短裙文系,县内西北面为中裙支系。县内服饰式样区别大,各具风采。都在继先民迁徒定居后承古而为,延续于唐宋以来,各代加以改制定格,清代初时,均巳定型。现代,在承古的基础上加以显彩艺精完满而已。

长裙服饰

县内尤以长裙苗族人口居多,服饰堪称精湛,精绣苗农均以辫绣、缠绣和平绣等绣艺于衣领、衣袖和衣角,穿戴配以银亚领、银片、锻项圈、锻手镯和大银角组成的(一身重达4—6斤,甚至10来斤)盛装,配以长到脚跟的百褶裙与彩带,显得大气与精美,称之为雷山式长裙盛装,享誉于世;便装基布多为青黛色或绿、蓝色,肩围与袖口配以一条二指宽的绣花彩带;配以围腰,腰系一条银练,挽上S发臀,插上银簪,带上耳坏。发簪上配以一朵或几朵制绣小花或塑料彩花,也称之为雷山式长裙苗女便装。

短裙服饰

短裙盛装精美,被民族学者称誉为孔雀式服饰:却也是一种形象之称。其农用七彩花线精织与绣制结合,花纹精致,呈几何条纹,大小银片、银泡布满衣背与衣面,尤以背部银泡、银片布满,有似古军盔甲,也是纪念先人而为之。用青布褶制的百褶短裙,长短为16公分,两层叠加。后腰垂吊的彩带有10一20条之多,各彩带宽6一7公分,各带花纹不同,色彩鲜艳,条理分明。头饰银花,也戴银角,一身精品,令人奇异,确似孔雀开屏,翩翩“彩羽”一般。平常便装,尤以讲究大发簪挽展,配以插式银簪和硕大耳环(重的每只达一两有余)短裙服饰,真是款款可人。

中裙服饰

雷山中裙居住区,是与凯里市的舟溪与丹寨县的南皋接壤地,这些地带均是中裙区域。中裙以裙长到膝盖而称之。其衣均绣,宽袖口,绣衣精美兼有长裙服饰之美与短裙服饰之长,银角小巧,精美不凡。

在雷山县边远与榕江、三都、丹寨三县交界的达地水族乡乌达等村,居住着穿戴均为青黛主体色的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比例率小,她们的盛装或便装均以青黛色布为主,有兼以萆绿或深绿色绸缎制衣,衣短裤长,衣的绣品不多,简洁别致。头式习以挽髻,常见插条式与条角银梳,也别具风格。百鸟衣服饰在雷山县达地水族乡也蒙村也蒙组,仅有30多户苗族人家,这个组的周围均是水族村寨。她们的女式衣襟,制绣风格独具,古韵浓郁,全衣制绣,方圈或圆圈中再加彩绣其中。银角呈“山”字型,都配束白花。她们身穿盛装,在牛腿琴舞场或芦笙中以劳作动作而翩翩起舞,更是一番风韵。尤其男式百鸟衣,长衣全绣制。男女绣制图案有别,男式图案粗中有细,女式细腻,男式衣下角束至十来束百鸟毛,鸟羽呈白色,以纪念祖辈而为之。一身百鸟衣,一身斗胆与船梧,且又以展示族人的团结、勤劳善良于一身而示世。

丹寨苗族服饰高清图片,丹寨苗族服饰特点详解

丹寨县苗族,俗称"白领苗"。其服饰被称为丹都式服饰,妇女常装为大襟右衽短衣,衣之环肩、襟边、袖口镶有宽3厘米左右的花边。盛装为左衽衣,上衣开襟较为独特,领口略呈梯形,衣之盘肩及袖部都饰以蜡染图案,纹样为精致的涡旋纹,除蓝白色外,还间以赭黄色(用黄栀子汁染制)。下着长裤,盛装时并着长裙,裙料多用绸缎或花布相拼而成,花饰多用云纹图案。妇女蓄发挽髻,平时用方帕包头,呈尖帽状,外系花带。节日插山字形银饰,戴项圈、手镯等。丹寨蜡染。丹寨苗族制作的蜡染,除用于装饰自己的衣着外,还用作被单、包布等日常用品装饰,运用广泛。

丹寨蜡染,绝大部分是蓝地白花单色染制。由于苗族妇女精湛洗炼的艺术创作方法,使蜡染图案具有活泼、朴实的风格。她们的蜡染图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几何纹样,以涡纹、字纹和点、线组成。一类是自然形象纹样。她们依据动物和花卉和各种形态,创造了许多极为生动而丰富的图案纹样。特别值得提起的是各种合体图案,如花鸟合体、石榴与鱼合体,巧妙地表现了物象的特征。作者们不强求图案符合客观的正确比例,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加以提炼和概括,合理地添加了某些必要形态,使其特点更明确,形象更优美,富有吸引力。在染色上,虽然只有蓝、白二色,但恰当地运用了点线疏密的巧妙结合,在动与静的组合上,力求布局合理,结构严谨,使蜡染摆脱了单色带来的局限性,而显示出丰富的层次。节日女服。以亮布为料,环肩、衣袖饰传统旋涡纹,肩部、领襟和后腰飘带以红布为底,绣花以枝鸟蝶等变形图案。前后襟下缘虽无花纹装饰,但压制有三毫米宽的一明一暗的直线纹,颇具匠心。衣袖涡纹图案。涡族纹,苗语黔东方言叫"窝妥",是源于民间流传的故事而形成的一种传统花纹图案,各地苗族都有运用。丹寨县俗称"白领苗"的妇女喜欢用作上衣的装饰,通常用于环肩及袖部。为什么要使用涡纹图案呢?一说苗族过去有杀牛祭祀的习俗,苗族妇女就把牛头上的涡族纹染织在衣服上,一代一代沿袭下来,保持至今,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也有传说这种纹样代表一种植物的形状。说从前有一位聪明能干的姑娘,染上了疾病,什么样的药都吃过,也没治好。一次她母亲采回了一种叫"郎鸡草"的嫩苔,煎给姑娘吃,病即痊愈。姑娘忘不了这件事,便按照嫩苔的形状画成图案,染在衣服上,以示纪念。

苗族银饰:爱其洁白,珍其无暇

综观全国苗装,银饰的数量最多的是黔东南地区,其次是湘西地区,西部的川、黔、滇苗族银饰较为稀少。在黔东南地区,又以革一式、施洞式、黄平式、西江式、大塘式服饰的银饰的银饰配件最多。这里的苗族妇女普遍喜欢佩戴银饰,而且以多为美,以重为贵。有的盛装银饰多达二三十斤之重,装扮起来全身银光闪闪、熠熠生辉。她们之所以如此偏爱银饰,是因为她们认为银是财富的标志,银饰美观、耐用,又易于制作。而且银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正气,佩戴上银饰,可以驱邪镇鬼、消灾祈福。

由于苗人对银饰的大量需求,苗族银匠业极为兴旺发达。仅黔东南境内,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户便成百上干,从事过银饰加工的人更是多达数干。家庭作坊多数为师徒传袭的父子组合,也有夫唱妇随的夫妻组合。这些作坊常是农忙封炉,农闲操锤,皆不脱离农事活动。

黔东南境内的苗族银匠可分为定点型和游走型两类。多数为定点型,他们在家承接加工银饰,服务于相对封闭而形成区域格局的一寨或数寨,客户毫无例外来自本系,所以,也可称之为支系内部的银匠。定点型银匠的分布和数量,依据区域环境及市场需求自然调节,以施洞、排羊、西江、湾水、王家牌等地较为典型。游走型银匠同样以家庭为作坊,农闲季节则挑担外出,招揽生意。通常每人郡有自己的专门路线。他们并不局限只为本系或本民族加工,对沿途数百里其他分支或民族的银饰款式都了然在腑,加工起来亦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所以也可称之为地域性银匠。黔东南银匠游走足迹遍历全省,并延及广西北部及湖南西部。

黔东南境内苗族银匠多,出现了以霄山大沟乡的控拜、麻料、马高为代表的银匠村。银匠村中数百户人家,80%以上以银饰加工为副业。游走型银匠皆出于银匠村,密集的加工力量迫使银匠村的一部分人选择外出经营的方式。银匠村是黔东南境内的一个奇特现象,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比起苗族银饰的历史,苗族银匠的历史要短得多。据对施洞、控拜、壬家牌等地银匠的调查显示,苗族银匠大约出现于清末,至今才有近百年历史。最初的苗族银匠大多挟铁匠之技艺改行拜师,向汉族工匠学习打制银饰。苗族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银饰造型本身对银匠的手工技术要求极严,非个中高手很难完成。

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苗族银匠也堪称高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苗族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作为支系成员,也为了在同行中获得竞争优势,苗族银匠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注重推陈出新。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苗族银饰在造型上有其稳定性,一经祖先确定形制,即不可改动,往往形成一个支系的重要标志。

苗族女性饰银,爱其洁白,珍其无暇。因此,苗族银匠除了加工银饰,还要负责给银饰除污去垢,俗称"洗银"。他们给银饰涂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烧去附着在银饰上的氧化层,然后放迸紫铜锅里的明矾水中烧煮,经清水洗净,再用铜刷清理,银饰即光亮如新。

苗族银饰头饰高清图,苗族不同银饰头饰名称详解

苗族的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冠、银箍、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1、银角

落银角分三种类型,即西江型、施洞型、排调型。西江型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高出底面约1厘米。西江型银角因体积大而颇具恃色。其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超过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瓢逸之美。西江型银角造型简朴,线条明快,最具古风。施洞型银角又称银扇,因其在分叉的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银片颇类扇骨而得名。银角主纹亦为二龙戏珠,龙、珠皆单独造型制作,用银丝同主体焊连。两角顶端为钱纹,四根银片高过两角。顶端为蝴蝶,蝶口衔瓜米垂穗。银片间立六只凤鸟,展翅欲飞。各型银角中,施洞型银角造型最繁绸奢华,制作亦最为精细。佩戴者行走时,银角上龙风颤动,跃然譬项。同为银扇形的舟溪苗族银角,两角间数根扇片,无装饰,薄而轻。排调型银角同上述两种银角有所区别。其一,佩戴不是靠插针,而是靠银片紧裹头帕起到固定作甩。其二,银角似角似羽。两角一分为二,远观似角,近观如羽。正中开出一支,顶端则明显为变形银羽。突出三艾皆插白鸡羽。造型主题的含混冲突,是根植于造型者宗教观念中万物有灵多元表现意识的物化。经实地考察,排调亦为巫术发达地区,当地敬奉的神邸共148种。

2、银帽

银帽分为三种类型,即重安江型、雷山型、革东型。银帽为苗族盛装头饰,由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动物和银键入银铃组成,给人以满头珠翠、雍容华贵的印象。重安江型银帽为半珠形,全封顶,分内外两层。内层用缠布铁丝编成适于顶戴的帽圈,外层分三段,上段为帽顶,通冠由成百上干的银花组成,簇簇拥拥,十分繁密。帽顶正中,银扇高耸。银扇四周,有数只凤鸟、蝴蝶、螳螂高处花簇之上,或翔或踞,形态逼真。中段帽箍为压花银片,上有二龙戏珠纹样,两侧有孩童嬉戏形象。下段沿帽箍垂下一排吊穗,皆以银链相连,银铃叮当。冠后拖三组银羽,共十二根,羽长及腰。重安江型银帽的造型及结构设计充分吸收了古代"步摇"之长。步摇出现于战国时期,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宋玉的《风赋》。其曰:"主人之女,垂珠步摇。《释名•释百饰》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步摇具有两个特征,一为垂珠,二为颤枝。重安江型银帽凡银花、银凤、银虫均用簧形银丝与帽体相连,并作颤枝处埋。额前流苏低垂,戴帽人举手投足,则银花晃动,流苏轻摇,整个银帽顿时被注入生命活力。雷山型银帽上大下小,无顶,通高约30厘米。其恃点是注重突出帽围的平面装饰,帽围约10厘米高的银片上布满凸纹动物及花卉形象,帽围前叠饰蝶、鸟等单体银片,并以银丝焊连,层次感极强。帽顶为颤枝银花,银光闪烁,花姿绰约。银帽下部为齐眉流苏,密匀整齐。革东型银帽,半封顶,是银围帕和银替的组合体,较为简单。

3、银冠

银冠是流行在施洞式、西江式、大塘式、久敢式、巫门式、稿旁式、雅灰式、八开式等服饰盛装中的头部银饰之一。施洞式银冠造型仿佛由银角演化而来,远视呈倒插的巨大木梳。边缘为一整块银片连成弓状又似牛角状,角尖为方孔钱式的放射纹装饰,银片表面为二龙戏珠浮雕图案,凹弓内以条状银片镶接。分大小两种,大者接4条银片,穿时插于头的前额髻上,小者接2条银片,穿时插于发髻的背后。每条银片的顶端立有银蝴蝶或银蜻蜓,作欲飞欲立状。两龙头中央的一蝴蝶支起的球状图案,球中镶一小圆镜象征龙珠,与二龙相配成二龙戏珠的画面。两龙头上为乘飞凤双人图,再上为两只飞凤,飞凰中央及两侧银片间空旷处为3只正面站立嘴含银坠的凤鸟。

4、银箍

苗族称为“特”,也是黔东南一带主要的头部银饰之一。以大塘式、丹江式的银箍为最大。大塘式银头箍为围式,由四层图样组成:最下层为细丝垂吊的银花和锥形银坠,佩戴时形成流苏垂至眉间;第二层为浮雕人骑战马图;第三层最中央为一圆形双鱼太极浮雕图,太极两边依次为两层纹样,下为游龙,上为游鱼,全为浮雕形;最上面为小叶杜鹃形银花。佩戴时箍在头围上,两端用织锦带系于脑后。

5、银围帕

银围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散件银饰固定在头帕上,另一种则整体为银制,内衬布垫或直接固定在头上。贵州都匀坝固苗族将五件银帽饰缀在红绿竖条相间的头帕上,正中银饰稍大,缀于额部,其余四件稍小,对称缀于两耳前后,均为搂空银花。该头帕银色闪烁,布彩绚丽,相得益彰,颇有特色。罗甸逢亭苗族在青色包头帕上,横排五个圆锥形银饰,纹样皆为铜鼓纹,并以两根银链相连。每个圆锥形皆垂吊有蝴蝶瓜米穗。雷山苗族把二十个涡纹银帽饰分上下两排对称地钉在15厘米高的红布上,排间缀长方形银花片,红白相衬,色彩对比鲜明。整体为银制的以施洞苗族银马围帕最为精致。其分三层,上层为二十九个芒纹圆形银花;申层正中镶嵌圆形镜片,镜片两侧各有十四位骑马将士;下层为垂穗。银马围帕以骑马将士为主纹。兵士们披盔戴甲,队列整齐;骏马蹄踏银铃,威武雄壮。贵州凯里舟溪苗族的银帕中间宽,两端窄,系于额际,颇类古代首饰中的抹额。

6、银发簪

黔东南苗族银发簪式样极多,题材以花、鸟、蝶为主。虽然同样是花,但单瓣、复瓣,或束或簇,繁简密疏,造型大不相同。就风格而言,有的发簪纤巧细腻,灵秀生动,有的古拙朴实,浑厚凝重,各具特色。雷山西江苗族银发簪数十朵连枝银花呈扇形展开,绿、黄、红、白四色料珠装饰花蕊。扇心有五只银风昂首欲鸣。其排列疏密有致。发簪平伸譬后,如雀尾般散开,很是美丽。凯里苗族的银蝶发簪三支为一套,五花银簪插在头顶,双花银簪分插左有。施洞苗族银凤发簪造型生动,风头冠雄嗓秀,凤颈用银丝编织,质感极强。王司苗族银凤簪的造型则手法夸张。银凤背上满布银花,翅腹密垂灯笼穗、叶片穗。整簪以鸟身为中心,辅饰的银片、垂穗呈辐射状向四周伸展,恰似一团锦绣花簇。苗族银饰所显示出的不同风格及特征,极大程度上同当地服装绣染纹饰紧密相关。如与壬司苗族属同一文化地域的丹寨苗族,其蜡染纹饰中也常见鸟背生蔓、蔓头长鱼、鱼口吐枝、枝头绽花的形象,表达了当地苗族笃信生命不灭、循环无穷的观念。

7、银插针

银插针同属银发簪类,但通常造型简单,因此单独列类介绍。

插针的类型很多,有叶形银插针、挖耳银插针、方柱形银插针、钱纹镶珠银插针、几何纹银插针、寿字银插针、六方珠丁银插针等等,数不胜数。

苗族插针的佩戴方式各有不同。龙里苗族银插针为三个银泡,每个银泡上吊三个银铃,插于髻后。施洞苗族龙首插针大小不等,大的用于节日,小的为日常生活中所佩戴。其插法为横向贯穿顶髻,留出一截簪杆斜出髻顶,格外惹眼夺目。黎平苗族宽花插针柄部为双层桃形,中间高,四周薄,上部饰有单层花瓣,造型与众不同。从江苗族的斗签插针簪独具特色,一式数支,团团围住发髻,虽不能遮风避雨,却艳艳生辉,别有一番情趣。贵阳苗族银牛角簪造型如银筷,十支一套。每支根部皆垂有吊穗,佩戴时自左向有插入发髻,横成一排,远观犹如排炮。

8、银网链饰

银网链饰属发簪类,都柳江流域较多见。典型的有坠鱼五股网链饰,由插针穿环固定,五股银链如网张开,罩在簪后。清水江流域流行的毛虫形银围带也属银网链饰。其为八棱空心圆条,以银丝编织而成,用来装饰脑后发髻。

9、银花梳

银花梳既可梳发、压发,又是装饰品,通常内为木质,外包银皮,仅露梳齿,梳背上银制各类形象以为装饰。其造型有繁有简。雷山西江苗族银花梳梳背满饰花、鸟、龙、鹿等形象,是花梳中的上乘之作。都柳江流域的银花梳,往往在梳背上装饰十数位菩萨形象或尖角状物,并附有长长的银链。戴上花梳后,银链分五层或六层呈梯形自然垂下。而凯里炉山银花梳只是在木梳外包上一层压花银片,制作较为简单。

10、银耳环

银耳环是苗族银饰家族中款式最多的一支。耳环分悬吊型、环状型、钩状型、圆轮型四种,以悬吊型、环状型较多。其多样的款式,一是得益于仿生设计的大量运用。苗族耳环造型除了常见的花、鸟、蝶、龙等题材外,其他形象亦多有出现。茄子形耳环,从对整体造型的把握,到茄柄、茄蒂等细节的处理,都忠于原型,力求逼真。蒜蔓型耳环,将蒜蔓杆设计为环,一笔略过,着力喧染作为坠饰的蔓尖部分。整个耳环造型简约,风格独特。松塔形耳环以剥离后的松球为原型,自下而上,层层收敛,韵律感极强。塔尖处理成铜鼓纹圆顶,虚实结合,相得益彰。类似的设计还有牛角形耳环、钉螺坠耳环、催米虫耳环、隋蜒耳环等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苗族银匠师承自然、积极进取的创作精神。二是得益于相同题材不同的处理手法。如造型并不复杂的牛角形耳环,即有四棱柱、刻花挖槽四棱柱、刻花扁平形、丝编圆柱形之分。题材相同的坠朵花耳环,不同造型的更是不下数十种。另外,苗族银匠还善于从生产、生活中捕捉灵感。都柳江流域水源充足,池塘、稻田养鱼十分普及,流行黎平迫东一带的坠鱼罩箩耳环便是当地捕捞方式在银饰上的反映。罩箩当地叫圆箩,无底,捕鱼时先将鱼罩在箩内,然后抓获。坠鱼罩箩耳环上段为箩,以银丝编就,沿箩口为鱼坠,鱼头朝箩,仿佛成群结队的鱼儿游迸罩箩,寓意芋收。按照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文化形态首先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作为银饰,也离不开其独特的地域性,并直接受到它的影响。苗族耳环的款式如此丰富多样,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苗族分支众多。同一分支内,往往男女耳环不同,婚前婚后有异,而且与其他大件银饰相比,耳环较少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因此,在所有苗族银饰中以耳环分布最广,款式最多。

11、银童帽饰

由于苗族视银为避邪之物,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有给儿童饰银的习俗。银饰通常钉在童帽上。传统的童帽饰造型多见狮、鱼、蝶等形象,还有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福禄寿喜"、"长命富贵"等字样及"六宝"等,构思巧妙,造型别致。贵州施洞有一种专为婴儿特制的银菩萨帽饰,一套九枚,件小,片薄,份量轻,适于不堪重负的婴幼儿佩戴。

12、苗族银头饰还包括银护头花、银顶花、银瓢头排等。

苗族银质头饰的贴力在于其特殊的组合、特殊的佩戴方式以及同头帕相得益彰的搭配。这种组合方式非常传统,银簪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围法以及所有散件的佩戴,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心所欲。往往是由母亲亲手为尚不精通的女儿逐一插戴。头饰的偏重位置亦因地而异,或髻顶,或额前,或髻侧,或脑后。有些地方并不把头饰直接插于髻顶发间,而是以"青布蒙头",把饰件固定在头布上,展现出独特的装饰风格。

台江苗族服饰特点详解,贵州台江苗族服饰介绍

台江苗族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形成了迥异的审美观念、审美对象和审美情趣,创造了服饰造型独特、纹样风格,款式殊异、质地精良的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美术。它不只是一种实用品和艺术品,而且已构成内涵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在绣衣的图案语言里,记录着人类起源的神话,记录着苗族先民悲壮的迁徙历史,是穿在身上的图腾,是用心血绣染出的民族情结,是写在衣上的史书,是民族的外部形象识别标志。因此,苗族服饰是无文字文明的重要载体,待人破译、解读、启悟。它涉及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保留着历朝历代乃至人类早期的服饰特征,是苗族艺术观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县境内苗族服饰款式风格,大至可分为方你、方鸠、方囊、嘎东、方白、方秀、方黎、翁芒、后哨等九种类型,男装简朴、女装繁华。男装有对襟或大襟右衽上衣两大类。中青年男子多着对襟上衣,老年男子多穿右衽长衫,包青布头帕;下着一尺许宽的大裤脚。近年来,大部分地区中青年男子多穿中山装。女装有右衽大襟和胸前交叉圆领两类,每类又有众多的样式和盛装、便装之分。除部分地区经过改进的女便装外,绝大部分地区的苗族妇女的盛装衣裙,保存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方你型幼女戴瓢形花帽,五六岁即蓄发穿耳,十六岁以后挽髻,按逆时针方向换成螺纹状发髻,置于头顶中央,髻后根部横插一油黄色半月形木梳,代笄约发,保持发髻稳固。便装时,包一块用浅蓝色方格布制成长的方型头帕,打结于梳子下方,很少露头发,耳戴圆形牛鼻或梅花形大耳环。盛装时,头包一块较硬的藏青色长方形头帕,讲究起角,起直线,帕的两角交叉于梳子上方,用针别住,起燕尾形,称为“富代给”。着银饰时,不包头帕,头戴银冠,前插银钗、银角(呈牛角状),右插银簪,后插银梳,头髻插满各种形状的凤鸟,花果等银花及珠链;颈带两三只项圈(链泡泡项圈,犁索项圈,六方项圈,实心项圈,猴子链项圈,环锁丝链项圈)和项链,高齐下颚,甚至隐住嘴巴。胸前配戴腰子形锁式“压领”,浮雕龙凤等图案。上衣为大领半体衣(即胸前交叉式),袖短而大,卷袖,后摆略长于襟,袖、肩、领等部位有花饰,领略后倾,苗语称“沤坝”。老年妇女的便装,喜用平挑花,即以绿色丝线在蓝色或青色土布挑绣叶子或小花朵,形成纹样规则的连续图案,以作衣袖等花饰。老年妇女盛装,喜着数幅小粗花和数纱平挑有几何图案的新装。青年女子则穿大朵大花,大幅大样,构成密集的段子花纹,银纹和“领各介”,在最好的自织纹布上,用编线卷积成的花衣等。花饰色采以红绿色为主,喜红衣绿花,浅蓝衣菜花和亮铜片镶成的狗牙瓣,集编卷、缠绣、织花、平挑花、十字挑花、贴花等工艺于一身。银衣以数十件四方形、长方形、圆形的银肩片、银背角片、银泡、小银铃等在衣服相应部位纵横交错镶缀而成。银饰图案有人物、花草、飞禽走兽和几何图形,腰束银花腰带。裙子为桶形百褶裙比各地均长,盖及脚腕,无花饰。盛装时,有的穿百褶裙,外还套上片式绣花的带子裙,即“古罗裙”,苗语称“库达”。裙正方围有围裙帕,宽约48公分,帕面饰有各种方块花鸟图案,多用几何纹样的织花或线条粗壮的绣花,老年人则用无花饰的素帕。手饰空心镂花手钏,实心雕花手钏和犁索手钏等,一般戴两副以上。腿饰,老年妇女冬季均饰青土布裹腿,夏季饰家织青布或购买阴丹士林布缝制成的夹袜,袜后跟绣一长方形花草图案,袜尖及袜帮挑绣鸟类图纹。年轻女子无论冬夏,大多赤腿或穿商店买来的袜子。鞋有布鞋、胶鞋和草鞋,布鞋以青布或缎子作面,鞋帮绣花,鞋尖勾鼻,布壳纳底,无跟。草鞋为糯稻芯编织的平头无后跟的勾鼻无跟拖鞋。

方你型主要分布在台拱镇、台浓、南省、方省、红阳、登交、坝场、报效,革一的排生、台水,革东镇的养窝,宝贡的嘎丢、掌留、松郎,麻栗的麻栗、方陇、翁拜、养门等乡村。

方鸠型女子头髻挽法与方你同。但头前方发髻翻出,形成一宽面,便于插银角或罩头巾时成平面。平时裸头,古时包对角折叠的长方形青帕,与方你型差异不大。约在1940年前后,开始包白色长方形花帕(帕多系商店买来),包后发髻和梳子露在外面,两个帕角把耳盖住。盛装除花饰喜小幅小朵外,与方你型差异不大。便装为大襟左衽,并于襟的边缘和衣肩后部围钉一道栏杆花条,胸系花围腰,下着长裤,裤腿挑绣三道彩色花纹,工艺喜用十字挑花,贴花等,其余部分装饰与方你型相同。

方鸠型源出于雷山西江,民国后期,开始传入排羊等地区。解放后,向境内南部西部地区发展,主要分布于排羊、台盘大寨、台盘屯上、空寨、龙井、德眷、排内,南瓦的水寨,南垌:南瓦、交江、南江、南宫的交密、汪江、南宫、南牛、养开、交下等乡村。

方囊型女装复杂多样,讲究发式。常用几束假发参与真发挽髻,髻两边挽成两个圆圈,称为“鹰眼髻”。右边横插一根龙头形银簪,髻内插有银钎或银花,髻后插大银梳。便装以红、绿、蓝、白、青等棉纱参丝线织成长方型花格帕包头(包时顺边翻转折三四折,约宽二寸。由前额向反时针方向围头一圈余,两头交叉后,用巾头翻折插进额前接帖处扎紧)。包后发髻和梳子均露在外。盛装不围头巾,而围银花带。银花带极讲究,以银子打成螳螂、蝴蝶或马等立体纹样,然后编挑起来,钉在一块白布上,插银凤,饰二两左右的大耳环。上装为大领右衽短服,外型与方你型相似,但袖与衣襟均较方你型短些,色彩有红蓝两种。便装以蓝色居多,而以深蓝色为主,适当以褐、紫红和黑等暗色与花纹的枝节相岔,或用于一些花纹中的小角上,在花纹的一些小角上或边缘等处用部分粉绿、淡黄、白、深蓝和紫红或玫瑰红等色,称为“欧涛”,意即亮衣。刺绣喜用散花线刺绣,平挑花、织花、堆花等方法。图案有几何图形和各种动物、花卉等,绣时多采用水云纹。织时采用几何图案形。纹样中龙、凤、象和狮等占了重要的地位。花饰及银饰中,有“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松鹤并蒂”等类纹样。方囊型银饰最为富丽,饰法与方你型、方纠型相同而比之丰盛。80年代后,年轻女子在白布衬衣的肩、袖、领等部位绣上红、绿色化饰,缝制成夏便装。常服多穿长裤,并在前后各围一张织满花纹的围帕,与暗底暗花衣配套。盛装着百叠裙,裙身分为两段,下段短并用夹层,打折也不一致;下段打两折,上段打三折;在上下段连接处嵌锡片,并用深红色丝线插围一路,裙高亮而无花(裙子不合缝,为后围腰式,苗语称“裤坝”),长齐小腿肚。夏季赤足或穿凉鞋,冬季穿胶鞋或绣花勾鼻布鞋(鞋帮由两瓣合成,用青色缎子或丝绒制成并绣以花纹),很少穿草鞋。解放后,清水江沿岸村寨便装时,除中、老年妇女穿民族服饰外,年轻女子和儿童保留头饰,其余装束与汉族同。

方囊型服饰分布在施洞、平兆、老屯、黄泡、良田、勤孝、南哨、四新、旧州、五河、五岔、建新、南篙、皆瓮、交榜、宝贡、阳屯等乡村。

嘎东型妇女头饰与方囊型稍同,将一块专制方形花格布帕顺边折后,朝顺时针方向(与方你型相反)包头一圈,把发髻大部分露出外面。但发髻挽得比方囊型大些,髻底略向后下拖。上装为大襟(无小领),左衽半体衣,较长,盖过臀部,领稍后倾。袖窄,冬季服饰袖较长,盖及手腕子。在裙子与衣角相接处,挑有三路横向细窄的红、黄、青彩色水纹,据当地口碑,上一路代表黄河,苗语称“翁仿”;中路代表长江,苗语称“翁育”;下路代表大西南,苗语称“翁方纳”,意即家乡(三路的变形图案则是山林、田园、牛羊、村庄、人物等,都与苗族古代迁徙史上的三大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裙子前面围有花裙帕,与裙同长,裙带有五彩丝穗。腿缠红,黄色编织的绑腿由踝部往上缠至膝部,呈环状形,并在缠齐小腿前留有一五彩丝穗,看去就显得脚上的分量很重。脚穿绣花鞋,不拔鞋跟。女童装最具特色,夏装衣袖无花,在肩部横钉约二三公分宽的两条纱绣花条,有的钉成十字形;冬季的夹衣有背部附以一块数纱绣成的几何纹样花块,约占有背部的三分之二,称为“欧降”,十五六岁后就不穿了。嘎东型的便装与方囊型区别不大,银饰没有方囊型和方你型富丽,一般戴两三对手钏,两根银链和两根银项圈,一对耳环,一把银梳,一丙银雀。式样与方囊型和方你型同。刺绣主要采用挑花和织花的方法,纹样大都属几何图形。

嘎东型服饰主要分布在革东,交东的上、下寨,大、小皆道,宝贡的嘎丢,松郎、辣子寨等乡村。

方白型男性老人留发,挽小髻,青年人多于头顶留一圈约0.2米的短发,喜包长约4.8米,宽约0.5米的长头巾,包时一圈圈的缠得整整齐齐,形如一小斗笠。喜用银饰,有细条银链和手钏,腰挂银牙签。上装为无领大襟右衽短服,盖及肚脐,腰束自织的青、白相杂的花格腰带,长约2.7米。老年人裤脚很大宽约0.4米,年轻人稍窄些,一般0.27米至0.4米。冬季裹腿,夏季穿草鞋。解放后,男子便装与汉族略同。

妇女挽云髻,头帕与围裙帕相同,只是花带窄些。包时,自额前向脑后将发髻包住,结扎于脑后,帕脚拖到背部。劳动时,将帕脚翻搭在发髻前方,带穗垂于额前。妇女上装为大襟右衽短服,无领无花,长盖过腹部;袖窄,长及手腕,后摆较长,盖及裙子下缘,当后围帕用,称“尾巴衣”。裙子盖过膝部,无花。前附藏青色无花围裙帕,帕上方两角钉有一根花带束腰,打结于背后。除夏季外,一般都打裹腿,裹脚为藏青色窄布,长两尺许。平常穿草鞋或赤足,布鞋极少见。解放后,已穿上胶鞋或凉鞋。方白型盛装时,不包头巾,发髻全露于外,佩戴银冠,银凤尾。耳缀鸡爪耳环或牛鼻索耳环。颈饰一两支泡丝项圈、项链。胸配银牌压领。服饰的特点是刺绣极少,衣裙均无花饰,较为简便,惟有丝织的花带作束腰的围裙帕和头帕之用。花带色彩主要是玫瑰红、粉绿、金黄、青、白等色,花纹全以白色出现。纹样大都属“蕨叶”、“勾勾”和“窗子格”三类,与交下、翁脚等地花饰相似。

方白型主要分布在翁脚的方白、翁书、松葩、细登等村寨。

方秀型男性老人头饰均与方白型略同,年轻男子与方你型无大差异。女子挽盘髻,罩长方形青布头巾,呈上尖下宽三角形,髻后插弯月形木梳,耳环与方囊型同。盛装不包头帕,银饰较少,头部饰的“银牌”与方白型同。银梳与方你型同,手钏、项圈、银链与各型无异。上装为纯青色大领右衽衣,衣襟为白布镶边,衣服基本无刺绣,只在岔口处和后摆的两角边缘以红、绿、黄三色丝线交叉挑些“狗牙瓣”,该型服饰与方白型同。盛装时束花带五六根,显示其技艺。青色百褶裙系齐小腿,缠青色窄长土布裹腿,赤足或穿草鞋。解放后,有的在袖口镶一块用蓝色丝线挑花的白布,穿时露在外面。方秀型主要分布在方秀和翁脚的翁脚交、翁脚南。

方黎型男装与各地类型大同小异。妇女头包宽约10厘米,长约3米的藏青土布,并在布的一边顺边叠成重叠的三道边,全帕折成宽6厘米左右,发不打髻,有的用网子套上,盘于头顶后即把头帕包住,从上而下又再向上缠绕,包好后约有10厘米高,有的头帕外方还打上一层网套。帕外端通常是绣有3厘米宽的花饰,并附上67厘米长的各色丝穗,作插头用。年轻女子便装多包从市场买来的花头帕。盛装不包头帕,插银簪、银笄,戴银冠,耳饰大花环或梅花形耳环。项圈系圆扣,由一细小的项圈把圆扣穿连起来,圆扣上有花纹与各型相异,独具特色。项链、手钏与各型同。妇女上装为大领右衽半体衣,较长,盖及臀部;衣的前襟略长于后摆,但穿时拉齐,袖子比一般地区略大,宽约21厘米,穿时折一小折,衣脚附上一条约10厘米宽的织花,从前襟经岔口伸向后背,后背中央有一小段,领花一般宽12厘米左右,胸部花饰宽15厘米左右,领稍向后拖,倾斜度不如方你型大,该型刺绣较多,盛装与便装均有花饰。区别在于花饰多寡及工艺的粗细。解放后,夏季便装不用刺绣,系从集市买青蓝布料按传统式样缝制而成。刺绣方法以“打子”为主,兼以“堆花”、“挑花”和“织花”等。纹样大多采用水云纹,内容以花草为主,鸟、蝶等次之。色彩以绿色和红色并重,黄色极少。着半长裙,盖及小腿肚。常服穿素裙,盛装裙脚附以一圈约7厘米宽的织花。便装围裙帕系青色布制成,无花饰;盛装为有花饰的缎子布料。冬季裹腿,系用藏青色窄布制成,较各型长(长约4米,宽约1.5厘米),包时讲究堆叠,鞋有花鞋、素鞋和草鞋。解放后,多穿胶鞋和凉鞋。

方黎型主要分布在革一、大塘和台盘的平水、南尧、箕簸和棉花坪等乡村。

翁芒型男装与各型大同小异。女子挽云髻,外缠长方形藏青色头巾,包法有两种:一种是顺边折,折后约宽7厘米,围头一圈,束于脑后,再用一根青棉线在帕外绕几圈,系紧头帕;另一种包法与方鸠型的交下、排羊等地相同,不同处为以青棉线系头帕。两种包法均让发髻和梳子露在外面,耳戴直径为45厘米的圆圈耳环,环下吊有指头大的灯笼形或蝴蝶形银花。上衣为无领右衽短服,盖及腹部,袖窄,长及手腕。衣襟上戴铜扣,着细百褶短裙,裙脚至裙腰共长30厘米左右,周长152厘米左右,可围身一周余。平时穿两条,盛装穿六七条,穿后衣服盖去大半,现出10厘米左右的裙脚,前围花裙帕,约50厘米,宽40厘米。翁芒型花饰主要在围裙帕、腰带、裹腿、背带和童帽上,主要采取反面挑花正面看的挑花方法,以白色丝线或棉线在藏青色的土布上挑花。童帕采用贴花,花带、腰带和裹腿采用织花,显现出彩色丝线花纹,纹样平常以条纹为主,附上一些小方块图案。腰带和花带偏重红色,裹腿偏重暗灰色,有冬夏之分,冬季的裹腿帕长约190厘米,宽约35厘米,只围一转,包后均用花带捆扎;夏季的裹腿帕长约110厘米,宽2.5米,红色重,两端有很大的穗须,系于腿后,穗须下垂赤足或穿无跟草鞋。解放后,有些少女便装与方鸠型的交下略同。

翁芒型主要分布在交下的翁芒、白邦、岩板,南宫的大田角、掌皆归等村寨。

后哨型男装与各地类型大同小异。老年妇女用青布裹头,中青年妇女先用一张深色暗花布或白布裹头,然后用明亮的紫色土布包裹,现用浅色的手绢从后往前捆扎,头顶露出发髻,髻上横插银簪。少女头戴平顶花帽,帽顶有折皱,帽中央留有大拇指般小孔,孔周留有数根寸许彩色丝线,帽子边缘绣有多道彩色花边,以红色为主。盛装头戴银帽银花,耳戴小耳环,胸挂数幅银项链,腰扎银带,手饰银镯。老年妇女上衣领襟相连,下着齐小腿折皱裙,前后各围两张青色土布围裙帕,冬天包青布裹腿。中青年及少女便装与盛装差异不大,上装领襟相连,胸襟交叉,腰系两张青色土布围裙帕,四根彩色带头垂吊于身后,长约尺许,下着百褶裙,裙脚绣有多道细窄红、黄、紫色花边,盛装穿绣花鞋或胶鞋,便装赤足或穿草鞋。

后哨型,仅有革一乡的后哨村穿着。

八堡苗族服饰特点

大方县的苗族支系较多,服饰风格,花色迥异,品种繁多,色调纷呈。尤其是头上饰品,银线玉珠,玲珑剔透,多姿多彩。集刺绣、挑花、蜡染于一身,工艺颇多,各具特色,很难一一描述清楚。本文只介绍一下八堡苗族服饰。

以八堡为中心的方北一带,就有几百户苗族分别居住在大赛、新寨、上寨、五龙寨等6个寨子当中。他们的服装有如仿生物中喜鹊毛色搭配,故也有人称他们为“鸦鹊苗”。其实这"鸦鹊"的毛色仅在男式服装上,女子服装的色调更加绚丽多彩。电影《蔓萝花》的服装设计,就取材于八堡苗族服装。还有英国文艺采风旅游团也专程来到"六寨苗"中考察,购买他们的服装,而对他们那色彩纷呈的服饰赞不绝口。下面就具体记述一下八堡苗族服饰。

八堡地区的苗族人民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它集青、白、绿、红、黄等色于一身,风格独具,其最有特色的,又为褂、裙。

褂由正身、大袖、小袖、领四部分构成。正身两幅后面合缝,前襟分开。正身两边各接一幅大袖,大袖两边各添小袖半幅,袖笼齐后,口大一尺。后肩上生一燕尾翻领,皆为靛青色。正身和袖笼的色调,又因男女而异。男褂多为靛青色。女褂分两种。一种是正身后白而大、小袖青布;另一种是正身后青布而大袖白、小袖青。男褂分长短两种,长的至脚背,短的到膝弯。男系腰带,长丈余,绣红、黄、白等菱形花饰;女的均为短褂,下至臀部,还系裙带;着白色裤,穿花裙,缠裹腿。

裙分领、身、脚三段,皆有皱摺,越往下摺布越厚。花为染、绣、挑,色为青、红、白,交叉装饰,青底块中加饰白色花纹。裙领左右各钉两条裙带,带上绣花。

解放前,这里的苗装均用麻布,自己种麻、绩麻、纺线、织布、染色,若用白布,便以草木灰碱煮生麻布后捶洗,使之变软变白。需加色的,自种靛草自染布,若青布又需饰花的,染前先以蜡涂绣花部分·再放入染缸,染好后煮去蜡汁,现出白底,再在白底上加饰各种花纹、图案。

八堡苗族自染的靛青,翠绿发光,绿白相间,好似喜鹊的毛片,素雅别致。每逢苗族跳花节,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恰似喜鹊展翅,孔雀开屏,多彩多姿,美不胜收。

久敢苗族服饰特点详解,久敢苗族服饰图片

久敢式服装分为头饰、耳饰、颈饰、服饰、腰饰、裙饰、腿饰、鞋饰9部分。

头饰包括发式与装饰。妇女绾髻与头顶中央,髻根部裹藏青色亮布巾,再于外裹外头巾呈长方形,对角折包绕于额前捆扎。巾角系银珠,珠下缝有五色丝绒短须。但髻仍露于巾角外,可以由后向前下斜插银梳(节日)或木梳(平时)。梳背两端的银泡及头巾角上的小珠闪闪发亮。发髻周围插凤鸟、花草等银饰和银勒子,勒子下缀有各式各样的银铃或银彩花蝴蝶,用螺旋银丝连缀,一走路就颤动起来,发出叮叮铃声和哗哗撞击声。

耳饰及颈饰耳饰为妇女专有,有宫灯环、蝴蝶环、叶子环等,均为银质。颈戴银质项圈、项链。男子戴有锁银链。妇女戴的有八字、四环项链。项圈有泡泡、三股细纹、六方、圆柱实心等式样。颈下胸前还佩带腰子形锁式压领,压领上雕刻有各种图案。手饰有空心镂花、实心雕花、菲菜叶型钻花、蜘蛛丝、龙头龙身、两股等手镯。节日喜庆,富裕人家的姑娘戴上3对以上,平时、劳动不戴,赶场戴1、2对小的。

服饰用自产藏青色亮布缝制。建国以来改为买纱自织自染。衣和裙无刺绣。衣无领,开右衽大襟,钉3至4颗布扣,条件好的用银、铜制扣。穿短裙,群皱多达七八百褶左右。冬季逢节日,一次穿上10余铺,使外层裙褶向上收缩、向外张开,如撑开的大伞状。腰饰包括腰带和围腰。腰带有黄、红、蓝赭黑等色,用5色丝线纱织成各种图案,可缠腰3周有余,带头有缨须,打结于腰后。围腰由大小4幅蔵青色亮布制成,绣有各种花纹图案。

腿饰分裹腿布和绑腿带(又称裹脚)两种,用自纺自织的彩色棉纱挑纱编织而成,织有各种图案、花纹,有波浪式、方厢式、花树式等等。从踝向上绑到膝盖下。裹脚布也挑织有各种图案,如五步蛇纹状等。然后用花带系紧。

鞋饰一律用糯米草心编织草鞋,有3种形式:一为无后跟平头草鞋,二为无后跟勾鼻草鞋,亦有用彩色丝线缀于草鞋上作装饰用的。以上两种为妇女所用。三为有后跟鼻草鞋,为男人所用。一年四季都不穿袜子。

以上所述为建国前的盛装,平时则穿旧衣裙或不作挑绣的便装,其样式与盛装同。建国后,服装有了急剧的变化,绝大多数都穿帆布胶鞋,热天穿塑料凉鞋,冬天穿皮鞋和袜的也多起来。男人大多数都买机织布衣服,青年人很多穿中山装、西装等,但围腰、裹腿、刺绣、挑花编织的各种带子等依然不变,买机纺棉纱自织自染缝织的也多起来,故自种棉自纺纱线的减少了。

穿久敢式服装的苗族散居与县境10个乡中的52个自然村寨。

柳利苗族服饰特点,柳利苗族服饰图片

剑河县境苗族服装,唯独柳利式服装同时固定穿两种:即稿旁式和久敢式。穿稿旁式服装时,全身按此式打扮;换久敢式时亦然,决不两种服装混穿。故其衣裙式样及制作特点与久敢式、稿旁式相同。其原因大概与世代通婚有关。

白道苗族服饰图片及衣饰详解

白道服饰与久敢式相同的有耳饰、颈饰、手饰、及鞋袜,相异的有头饰、衣裙、围腰。

发饰头顶中央绾蝴蝶式发髻,别簪的两侧,成蝶翅状,两翅上各插一只鲜花,从前面看去好象一只大蝴蝶,从后面看去,因簪下插有黄木梳,也象一只大蝴蝶。用方形头巾对角折成蝶状紧束于发根部,然后戴上缀有蝴蝶的花银饰。

衣裙为有领无扣的通襟脚大衣领,左襟压右襟,用带扎束。分单、夹两种。单衣刺绣简朴,为便装;夹衣刺绣复杂华美,为盛装。领绣彩色条6道,解放后,用五色绫子缝成条形衣领。左右大襟绣天星或蚂蝗曲纹,两肩绣花纹和花朵,沿边绣彩色菱形线条。衣绣、臂、肋亦绣有龙、凤、麒麟等图案。现在,衣领多用兰色机织布缝制,领脚衣上,衣脚及手肘中部各绣白色花纹一圈。穿这种新装,束白底花腰带,不穿裙。穿老式服装则着裙,其裙子不绣花纹,用藏青布缝制,六百余皱折。

围腰用4幅藏青布拼合而成。中幅有刺绣,图案花纹繁多,有许多菱形构成,菱形内提纱织出鱼、雁、兔、山水、花草、蝴蝶、人物等。菱形图案下方又设大横行,行中分格,格中绣动物、山峰等图案。

穿白道式服饰的苗族散居于县境两乡中的13个村寨,其中有9个为苗族集居村,4个为杂居村。

苗族银饰胸颈饰高清图,苗族胸颈饰包括什么?

胸颈饰包括:银项圈、银压领、银胸牌、银胸吊饰等。

1、银项圈

苗族很重视对胸颈部位的装饰,由此银项圈成为银饰中制作考究的一支。其可分为链型和圈型两种。链型以链环相连,可活动变化;圈型则用银片或银条制成圈形,定型后不可活动。少数亦有链圈合一的。此外,在贵州都柳江流域还流行一种银排圈,即套圈,每套少则几个,多则十儿个,由内及外,圈径递次增大。属于链型的有8字环形项链、金瓜项链、串珠型项链、四方形项链、响铃项链等。属于圈型的有扭索项圈、绞丝项圈、串戒指项圈、百叶项圈、篓花项圈、藤形项圈、银龙项圈、方柱扭索项圈。链圈合一的有百家保锁带链项圈。串戒指项圈很奇特,是以篓花银片为内圈,用十四枚戒指串成的。为避免戒指重叠,以银丝将戒指等距固定,戒面以蝶及瓜米为垂穗。绞丝项圈呈绞花状,系用两根银条互相穿合,连续编圈制成,两端用细银丝扭索缠成圆柱形。其造型华丽。银龙项圈为双层,以银片拼合,里层扁平,表层呈半圆弧状。其上为凸纹二龙戏珠图,项圈下缘垂十一串银吊,吊分四级,为蝶、莲台菩萨、银铃、叶片等形象。其造型芋满,工艺复杂,是苗族银项圈中的精品。藤形项圈制作工艺较简单,但古枝扎藤的造型却令人感受到山野清新的气息。

2、银压领

银压领是流行于湘西和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地区的压饰,因佩戴后可平贴衣襟而得名。银压领系从长命锁演变而来。长命锁的前身为"长命搂",始于汉代,是人们为避不祥,端午节时悬挂于门帽的五色丝线。至明代,演变成儿童专用颈饰,后逐渐发展成长命锁。长命锁在清水江流域的部分苗族地区,还保持原始的长方形,锁上篓有"长命富贵"等宇样,往往同项圈连体或配套使用。银压领脱离原型较远,为半圆形或腰子形,体积增大数倍,纹样芋富,制作工艺复杂。

3、银胸牌

银胸牌系部分苗族地区流行的胸饰,通常为单层长方形或半圆形篓花银片制成,形状规整,佩戴位置较银压领、银锁靠上。同银压领一样,银胸牌也是由长命锁演变而来,因此,这三种银饰在同一苗族分支内一般只使用其中一种,而不会两种以上并存。有的银胸牌为单片,体形小。也有的银胸牌较大,且两三片拼连,几乎遮住佩戴者的整个胸腹,装饰效果十分夸张。

4、银胸吊饰

常见的银胸吊饰有蝶形吊、鸟形吊、鱼形吊、钱纹吊、骑马人物吊等等,通常由银链、吊牌、坠饰组成,多级,一级一形,递次而下,多者可达四至五级。流行于都柳江流域的蝶形吊体形最大,分五级,总长在85厘米以上。该地的鸟形吊造型原始粗扩、朴拙可爱,堪称一绝。大部分地区的胸吊饰以精美取胜,玲拢剔透。其多以"五兵"为坠。以兵器为饰的"五兵佩",流行于汉代,是当时的避邪之物。苗族银腑吊饰中常见的兵器有刀、枪、盾、餐、棍,以及苗乡不见使甩的剑、哉、涧、矛、铲等。苗族银饰一方面保留了"五兵佩"的形制,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改造,加入牙签、挖耳勺、大铲、镊子等坠饰,所以,"五兵佩"在苗乡被称为"牙签吊"。其他银饰,如压领、腰吊饰也多有以五兵为坠的。

稿旁苗族服饰特点详解

稿旁式与久敢式比较,其发式、银饰、耳饰、颈饰、手饰、鞋袜大体相同,其不同部分分记述如下。

开顶发这是稿旁式发式与其他发式最特别的一点。姑娘长到十一、二岁就开始将囱门至两额角部位的长发全部拔光,连年进行,至十七、八岁,前额光顶高达五六公分,成老年人秃头开顶状。发髻绾好即用头巾缠捆中下部,再戴上银饰。

服饰衣服有领,领上绣彩色条纹。现用丝线绣成一个个三角形,组成5色彩形花饰。盛装为夹衣、便装为单衣。盛装在袖、肩、背部都锈有方形图案(左右袖各6、两肩各4、背6),以红色为主,兼有黄、蓝、绿等色,白中套黄、中黄套蓝、蓝中套绿。穿在身上,如盔如甲。

裙饰为百褶裙。裙桶分上下两部分,上半为青布,下半为黄、绿、蓝、白色绣成。前后围腰的花纹图案亦用红色线挑绣,夹杂少量红、绿、蓝色小花陪衬。一套盛装,需用一个妇女一年的农闲时间方能完成。平时穿便装。

穿稿旁式服装的苗族散居于县境5个乡30个自然村寨。

苗族银饰手饰图片,苗族银饰手饰详细介绍

手饰包括银手镯、银戒指。

1、银手镯

手镯亦称手圈,是苗族银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不一,形式多样。多数苗族分支的手镯款式统一,妇孺老少皆然。苗族手镯有空心筒状型、绞丝型、编丝型、浮雕型、搂空型、篓花型、焊花型等等。不同类型及风格的手镯反映出苗族不同分支的审美差异。风格粗扩的手镯光面无纹,硕太沉重;风格细腻的手镯用极细的银丝编织或焊成空花,工艺精致。浮雕型手镯以连续花枝纹或龙纹居多。龙纹手镯双龙盘旋,龙眼凸出,生动夸张。焊花型手镯以网状银丝为面,以梅花或乳钉为纹,极富民族色彩。雷山独南苗族的乳钉纹筒状手镯造型最为特殊。其镯面颇宽,类似同古代盔甲配套的护腕。

苗族手镯的佩戴方式也极具特色。施洞苗族饰镯不以一对为限,实际佩戴多达四五对。从江苗族则以五对为套镯,排列于腕肘之间。唐代盛行用金银条盘制的状如弹簧的"臂圳",又叫"跳脱",系从北方传来的少数民族妇女饰物。

2、银戒指

苗族戒指的戒面较宽,几乎遮住整个指根表面。戒面为浮雕花鸟或搂空花朵及绞藤等。对于佩戴位置没有明确规定。贵阳附近的苗族戴戒指,须戴八枚,拇指之外,每指一枚。

同其他银饰相比,传统的银戒指样式最少,流行面最窄。

苗族银饰背饰详细介绍,苗族银饰背饰高清图片

苗族的背饰包括银背吊、银背牌等。

1、银背吊

银背吊分为实用性及装饰性两种。实用性银背吊又称背扣,流行于贵州都柳江下游的苗侗地区。当地姑娘喜穿胸围兜,银背吊连接围兜带,悬于背部,既可调节兼作领口的脚围口的高度,又可作为装饰品。这种银背吊或用筷子粗细的银条盘成螺旋纹,或为方形,重者可达三百余克。装饰性的银背吊流行面较厂,常见的有蝶形吊和葫芦吊,大多用来装饰妇女背小孩的背扇。

2、银背牌

装饰风格和效果颇类银衣。不过,银背牌是将组合银片缝在恃制的长方形背布上,而非直接钉于衣背,穿卸比银衣更为方便,却缺少了几分银衣的雍容华贵。

苗族银饰:腰坠饰与脚饰

腰坠饰:包括银腰带、银腰吊饰等。

1、银腰带

银腰带主要流行于黄平苗族地区,当地叫银菩萨腰带,即把数十或上百个银菩萨分两排或三排缝缀在布腰带上。贵州省博物馆藏银腰带一件,其上105个银菩萨造型独特,姿态各异,显示出苗族银匠高超的想像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2、银腰吊饰

银腰吊饰佩于腰部两侧,以有侧居多。由于佩戴位置不同,腰吊饰比腑吊饰要小,但是却更精致,造型亦更加丰富。

3、脚饰

黎平个别苗族地区有戴脚饰的习俗,脚饰为扭丝状,儿童佩戴用来避邪。

贵州苗族的银角详细分类,贵州苗族的银角特点

贵州黔东南苗族妇女的银饰非常精美,尤其体现在银帽上的银角。这些银角以地域分为三种类型,即西江型、施洞型、排调型。

西江型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高出底面约一厘米。西江型银角因体积大而颇具特色,其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往往超过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飘逸之美。西江型银角造型简朴,线条明快,最具古风。

施洞型银角又称银扇,因其在分叉的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银片,颇似扇骨而得名。银角主纹亦为二龙戏珠,龙、珠皆单独造型制作,用银丝同主体焊连。两角顶端为钱纹,四根银片高过两角。顶端为蝴蝶,蝶口衔瓜米垂穗。银片间立六只凤鸟,展翅欲飞。各型银角中,施洞型银角造型最繁复奢华,制作亦最为精细。佩戴者行走时,银角上龙凤颤动。同为银扇形的舟溪苗族银角,两角间数根扇片,无装饰,薄而轻。

排调型银角同上述两种银角有所区别。其一,佩戴不是靠插针,而是靠银片紧裹头帕起到固定作用。其二,银角似角似羽。两角一分为二,远观似角,近观如羽。正中开出一支,顶端则明显为变形银羽。突出三艾皆插白鸡羽。造型主题的含混冲突,是根植于造型者宗教观念中万物有灵多元表现意识的物化。经实地考察,排调型银角流行地域亦为巫术发达地区,当地敬奉的神祗共148种。

如果您有机会到贵州的黔东南旅游,千万不要忘了去仔细看看苗族妇女银帽上的银角,当然还有服饰上的各种银饰品,相信您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苗族男子女子服饰图片大全,苗族服饰详细介绍

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湖南和云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和海南等省也有分布。

苗族服饰分为男装、女装和童装。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饰较单调,不及女装鲜艳与丰富。女装又有便装与盛装之分。便装是平时穿着的服装,其色彩花样及装饰不及节庆时结婚时穿的盛装鲜艳。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男子服饰

对襟男上装流行于大部分苗族地区,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后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组成。衣襟订五至十一颗布扣,左襟为扣眼,右襟为扣子。上衣前摆平直,后摆呈弧形;左、右腋下摆开叉。对襟男上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卡其布、织贡尼和士林布。色多为青、藏青、蓝色与之匹配;青壮年多穿中山装,部分青年喜着西装。

左衽男上衣流行于从江,榕江八开,台江的巫脚,反排和剑河久仰等地的苗族村寨。一件衣服由左前大襟、右前襟、后片及双袖组成,左襟与右襟相交于咽喉处正中,沿右胸前斜至右腋下至摆,订有布扣五至七颗,前摆、后摆均平直。左、右腋下摆不开叉直桶形。左衽上装布料一般为家织布或藏青织贡尼,颜色以青色为主。

男便装下装一般为无直档大裤脚桶裤,裤脚宽盈尺许,裤脚与裤腿一致,由左、右前、后片四片组成,制作简便。

苗族男装盛装为左衽长衫外套马褂,外观与便装相同,质地一般为绸缎、真丝等,颜色多为青、蓝、紫色,各地无异。

女子服饰

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右衽上装结构与男上装中的左衽上装大体一致,唯方向相反。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称"乌摆",是传统的苗族女装,如"袈裟",无纽扣,以布带束腰。苗族女便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灯芯绒、平绒、织贡尼、士林布等,颜色一般为青、蓝等色。

盛装一般下装为百褶裙,上装为缀满银片、银泡、银花的大领胸前交叉式"乌摆"或精镶花边的右衽上衣,外罩缎质绣花或挑花围裙。“乌摆”一般全身镶挑花花块,沿托肩处一般镶棱形挑花花块,无纽扣,以布带、围腰带等束之。头戴银冠、银花或银角。盛装颜色为红、黄、绿等暖调色。

首饰

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以制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饰、银饰、铜饰、铝饰、玉饰等,而以银饰最为普遍。苗族妇女比较重视耳饰,绝大多数都佩戴耳环、耳坠、耳柱等饰物。耳环有实心银耳环和空心银耳环两种。此外,还有耳坠、泡花耳环等。耳坠多附在耳环上,多为瓜子形饰物。耳柱是苗族妇女中最常见的耳饰。

56个民族民俗

1.汉族历史,汉族服饰,汉族风俗,汉族特点

2.壮族历史,壮族服饰,壮族风俗,壮族特点

3.满族历史,满族服饰,满族风俗,满族特点

4.回族历史,回族服饰,回族风俗,回族特点

5.苗族历史,苗族服饰,苗族风俗,苗族特点

6.维吾尔族历史,维吾尔族服饰,维吾尔族风俗特点

7.土家族历史,土家族服饰,土家族风俗,土家族特点

8.彝族历史,彝族服饰,彝族风俗,彝族特点

9.蒙古族历史,蒙古族服饰,蒙古族风俗,蒙古族特点

10.藏族历史,藏族服饰,藏族风俗,藏族特点

11.布依族历史,布依族服饰,布依族风俗,布依族特点

12.侗族历史,侗族服饰,侗族风俗,侗族特点

13.瑶族历史,瑶族服饰,瑶族风俗,瑶族特点

14.朝鲜族历史,朝鲜族服饰,朝鲜族风俗,朝鲜族特点

15.白族历史,白族服饰,白族风俗,白族特点

16.哈尼族历史,哈尼族服饰,哈尼族风俗,哈尼族特点

17.哈萨克族历史,哈萨克族服饰,哈萨克族风俗,哈萨克族特点

18.黎族历史,黎族服饰,黎族风俗,黎族特点

19.傣族历史,傣族服饰,傣族风俗,傣族特点

20.畲族历史,畲族服饰,畲族风俗,畲族特点

21.傈僳族历史,傈僳族服饰,傈僳族风俗,傈僳族特点

22.仡佬族历史,仡佬族服饰,仡佬族风俗,仡佬族特点

23.东乡族历史,东乡族服饰,东乡族风俗,东乡族特点

24.高山族历史,高山族服饰,高山族风俗,高山族特点

25.拉祜族历史,拉祜族服饰,拉祜族风俗,拉祜族特点

26.水族历史,水族服饰,水族风俗,水族特点

27.佤族历史,佤族服饰,佤族风俗,佤族特点

28.纳西族历史,纳西族服饰,纳西族风俗,纳西族特点

29.羌族历史,羌族服饰,羌族风俗,羌族特点

30.土族历史,土族服饰,土族风俗,土族特点

31.仫佬族历史,仫佬族服饰,仫佬族风俗,仫佬族特点

32.锡伯族历史,锡伯族服饰,锡伯族风俗,锡伯族特点

33.柯尔克孜族历史,柯尔克孜族服饰,柯尔克孜族风俗,柯尔克孜族特点

34.达斡尔族历史,达斡尔族服饰,达斡尔族风俗,达斡尔族特点

35.景颇族历史,景颇族服饰,景颇族风俗,景颇族特点

36.毛南族历史,毛南族服饰,毛南族风俗,毛南族特点

37.撒拉族历史,撒拉族服饰,撒拉族风俗,撒拉族特点

38.塔吉克族历史,塔吉克族服饰,塔吉克族风俗,塔吉克族特点

39.阿昌族历史,阿昌族服饰,阿昌族风俗,阿昌族特点

40.普米族历史,普米族服饰,普米族风俗,普米族特点

41.鄂温克族历史,鄂温克族服饰,鄂温克族风俗,鄂温克族特点

42.怒族历史,怒族服饰,怒族风俗,怒族特点

43.京族历史,京族服饰,京族风俗,京族特点

44.基诺族历史,基诺族服饰,基诺族风俗,基诺族特点

45.德昂族历史,德昂族服饰,德昂族风俗,德昂族特点

46.保安族历史,保安族服饰,保安族风俗,保安族特点

47.俄罗斯族历史,俄罗斯族服饰,俄罗斯族风俗,俄罗斯族特点

48.裕固族历史,裕固族服饰,裕固族风俗,裕固族特点

49.乌孜别克族历史,乌孜别克族服饰,乌孜别克族风俗,乌孜别克族特点

50.门巴族历史,门巴族服饰,门巴族风俗,门巴族特点

51.鄂伦春族历史,鄂伦春族服饰,鄂伦春族风俗,鄂伦春族特点

52.独龙族历史,独龙族服饰,独龙族风俗,独龙族特点

53.塔塔尔族历史,塔塔尔族服饰,塔塔尔族风俗,塔塔尔族特点

54.赫哲族历史,赫哲族服饰,赫哲族风俗,赫哲族特点

55.珞巴族历史,珞巴族服饰,珞巴族风俗,珞巴族特点

56.布朗族历史,布朗族服饰,布朗族风俗,布朗族特点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