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首页 > 民俗文化 > 农历知识 > 三伏天 > 正文

2024年8月14号进末伏,今年末伏有3个“不一般”

今年末伏是“秋包伏”

古人在推算三伏天具体时间表时,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立秋作为标准的,其中“夏至三庚便入伏,夏至四庚数中伏”,初伏、中伏开始的时间和夏至节气有关。“秋后一庚数末伏”是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进末伏的时间,因此末伏的时间和立秋节气脱不了关系。

今年立秋是8月7日,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8月14日的庚戌日,因此这一天也就是古代历法中认定的今年末伏开始的日子。按照这个历法规律,会出现2种情况,一种是立秋当天刚好是庚日,这样立秋交节和末伏首日便赶在了同一天,古人将这种情况称为“伏包秋”。还有一种是立秋交节当天不是庚日,也就是末伏在立秋交节之后才到,这种情况就是“秋包伏”。

显然今年的末伏属于第二种情况,晚于立秋交节才进入末伏,所以今年末伏就属于“秋包伏”。农谚中说“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死牛”,老祖宗认为伏包秋的天气要更凉爽一些,秋包伏的天气则热得比较久,因此进入末伏后,提醒大家依旧要做好防暑措施,天气可能不会很快就变凉。

末伏.jpg

今年末伏是“处暑出伏前”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再往后就是处暑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从自然规律来看,没有出处暑之前,天气可能都不能完全凉快下来,即使早晚比较凉爽到了中午可能又会出现高温天气,温差较大对于人们来说是不小的考验。

老祖宗认为,末伏的最后一天即出伏的前一天,有可能在处暑之前,也有可能在处暑之后,并总结出了农谚“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处暑出伏后,五谷皆丰收”。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处暑交节在末伏结束之前就到了,就预示着粮食产量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减产,因为热的时间可能缩短了,导致农作物没法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养分积累少了长势就会受到影响。反之如果处暑在末伏结束后才到,说明暑热的时间持续得比较久,这样农作物就能享受到充足的日照,也就预示着会迎来一个丰收的年景。

说到这里,有些人会说这不是和“秋包伏”的结论是矛盾的吗?其实不然。秋包伏的热在后期主要是指早晚凉快中午热,温差较大,而“处暑中伏前”的热更多是指持续全天的暑热,两者不是一回事。

末伏.jpg

今年进末伏是“满日”

在民俗信仰中,人们择吉的主要依据为“建除十二神”,关于这个说法在《四库全书》中早有做出过解释“以开、除、定、执、危、成六日为吉,其余六字建、满、平、破、收、闭,则是次吉、平或凶”。

今年进末伏的日子(8月14日)为古代干支纪法中的甲辰年、壬申月、庚戌日,古代历书中认为“申月建申,则戌为满”,因此今年末伏是“满日”。民谚中说“建满平收黑”,满日属于古人择吉时的“黑道凶日”,有“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是在提醒人们得意时更要脚踏实地、行事谨慎,谨记骄兵必败。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