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首页 > 民俗文化 > 农历知识 > 三伏天 > 正文

7月16日入伏,为何今年又是"双中伏"?

关于三伏天时间的确定,有些人也一直都有疑问:为何每年入伏的时间不一样?为何有些年份三伏天才30天,而有些年份三伏天却有40天呢?它到底有什么规律?

向日葵

其实关于每年何时入伏,古人也是有一个判断的标准的,即“夏至三更数头伏”,它的意思是说夏至节气以后开始数,第三个“庚日”就要入伏了。

而有些人就很好奇,到底什么是“庚日”呢?其实关于每年何时入伏,这也是由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和农历二十四节气相结合而来的。

向日葵-

因为夏至节气在公历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每年的6月21-22日期间,可是“庚日”的时间是变化不定的,这也就导致了每年入伏的时间的都是不同的。

原因是古人所发明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而成的,这样庚日和庚日之间就是每十天出现一次。

可是在一年中是365天,或者是366天。但它都不是10的倍数,所以就会导致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记录的时间都是不能重复的。

而夏至节气以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头伏,庚日又是十天出现一次的,所以头伏就是10天,而立秋节气以后所出现的第一个庚日,也是末伏的第一天,它也是十天。

一株向日葵和蓝天

正常的年份,夏至节气以后第四个庚日就是进入“中伏”了,结束以后就是立秋了,这样的年份中伏也是一个庚日,也就是十天的时间。

但是在有些年份,夏至节气以后第四个庚日出现了以后,还没有迎来立秋节气,直到出现第五个庚日以后,才有立秋节气,这样就多了一个庚日,因此中伏的时间就延长了,也被称之为“双中伏”,或者是“闰中伏”。

向日葵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今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后面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所以从这天入伏到7月25日为头伏,而7月26日-8月14日是中伏,而8月15日进入末伏,直到8月25日出伏,结束了最闷热的三伏天,整个过程共40天。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