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
首页 > 节日大全 > 情人节 > 正文

西方情人节是怎么传入中国的

说起情人节的英文原名是“Valentine‘sDay”很明显不是情人的意思,直译过来应该是只是个人名,译成瓦伦丁,或华伦泰。原读音比较接近“瓦伦泰”。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节日,他又跟爱情到底有什么关系,那传说可就太多了!

版本一

传说,古罗马皇帝不准情侣结婚,以让更多年轻人无牵无挂上战场。但神父瓦伦丁仍然继续为相爱的情侣举行教堂婚礼。结果,他在2月14日被处以绞刑。后来,人们用Valentine'sDay,来纪念这位为情侣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版本二

据说,在西方宗教史上曾经有过两个Valentine,一个是罗马牧师,一个是特尼主教。罗马牧师由于救助基督教信徒被高特王朝的克劳迪奥大帝关押。关押期间,他改变了信仰,并设法使狱吏的女儿恢复了视力。虽然如此,最终还是在公元269(或270)年2月14日被杀了。在罗马牧师死后没几年,特尼主教不知因为什么也入了狱,并且也在2月14日被杀了头。为了纪念这两位教士,于是这一天便成了基督教的圣瓦伦丁纪念日。

版本三

瓦伦丁纪念日之所以成为“情人节”,其原因目前西方学术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由于古罗马的牧神节逐渐由已婚妇女企求牧神祭司鞭抽。以治不孕之症演变成为情人互相祝福后,便与瓦伦丁节合而为一;另一种解释是古代人认为2月14日是百鸟发情择偶的开始,人们推鸟及人,便认为青年男女也应该在这一天择定佳偶,或者至少应互相致以最好的祝愿,表明心迹。由于这一天正好是瓦伦丁节,人们便沿用了瓦伦丁这个字。久而久之,“瓦伦丁”这个字便成为“情人”的代名词了。

版本四

这种说法里,情人节仍然是起源于古代罗马,当时2月14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为了纪念这位掌管自然及女子婚姻的神,于是这一天便于爱情联系了起来。

这么多故事听下来,大概就是说这个节日是以基督徒的名义过的爱情节日。在现存的资料中,“瓦伦丁”一词最早出现在一首诗里,是奥尔良公爵查尔斯写给其妻子的一首诗,他在阿金库尔战役后被俘,囚禁在伦敦塔里。这首诗写于1415年,现存于伦敦大英图书馆的手稿区。几年后,据说亨利五世雇了一位叫约翰·利德盖特的作家给这位瓦罗亚的凯瑟琳写了一首情诗。

在英国,瓦伦丁节大约从17世纪开始流行。到了18世纪中叶,所有社会阶层的亲朋好友以及情人们之间彼此交换信物或者手写的便笺已经非常普遍了。18世纪末,由于印刷术的进步,印刷卡片代替了手写。在直抒心意不受鼓励的年代,现成的卡片便成了人们表达情感的便利方式。低廉的邮寄费用,也使互送情人卡愈加普遍。这大概是当时情人节普遍的过节形式。

在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英国,瓦伦丁节还有更独特的习俗。这一天,恋人们会将一株生有两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制的盆内。花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与这对情人一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吻合。种好花之后等几天,如果春枝开得茂盛美丽,交相呼应说明这对恋人可以白首偕老;如果两只花开出来后各分西东,预示恋人会分手;如果花开得硕大,预示以后子孙满堂;如果其中一花枯萎凋谢,恋人中的一人就会早夭。

白金汉郡还曾盛行在情人节那天祈祷,点燃一支蜡烛,插入两枚细针,从烛底插到烛心,默念自己的情人的名字,祈祷相爱始终,待蜡烛燃至针尖,就能看到自己所爱之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的风俗已经消失,倒是送贺卡一直很是流行,并且越来越精致美观。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