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节
首页 > 节日大全 > 其他传统节日 > 女儿节 > 正文

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有什么关系

上巳节:沐浴、踏青;寒食节:禁火、冷食;清明节:祭祖、扫墓

在于传统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相距甚近,为了方便,往往连休三天,唐代时寒食与清明已并称,清明本无太多文化内涵,而寒食、上巳则传统丰厚,三相结合,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宋代朝廷规定,清明节各地均须祭扫陵墓,表示对亡灵的悼念,这是寒食节原有的习俗,而清明节亲水、戴柳圈等,则是上巳节原有的习俗。

在古代,清明还不如寒食节(现在已和清明合并为同一日)重要。寒食节主要节俗为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已备好的熟食、冷食,故有此名。由于日期接近,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渐移到清明之中。清明节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但寒食的习俗却有若干以变形的方式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一般认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离开晋国,流亡十九年。一次重耳饿昏,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给他吃,重耳得以保住性命。重耳很感动。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回忆起旧事,想封赏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经和母亲到山西的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上山搜索,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母子抱着柳树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以纪念介之推。卢象有《寒食》诗,“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直到今天,

但后人多所考证,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无关。介子推割股的史实也存在争议。

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在当时是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扫墓、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中国最早的春祭在寒食节,后来改为在清明节。目前已很难考证寒食节是在什么时候被清明节取代,只知道唐朝仍保留有寒食的习惯。

上巳节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祓即祓除疾病,清洁身心。禊为修整、净身。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有个很独特的风俗,它同时是政府为男女青年举办的狂欢节;在河边的男男女女除了临水沐浴,于聚会期间还能不拘礼制地随意交欢,并且任何人都不得干涉。

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人文化中渐渐衰微,许多人在三月初三扫墓顺便踏青,故又称小清明。

综上,这三个节日基本上是连续的三天(阴历三月初,阳历四月初),甚至有重合日期的时候。后来人们就过乱了,上巳也基本失传了。于是在清明节之际把所有的习俗都一块过了。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