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
首页 > 节日大全 > 其他传统节日 > 寒衣节 > 正文

你真的了解"十月一寒衣节"吗?

寒衣节的故事传说

传统节日作为重要的民俗组成,有着自己的历史背景,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故事传说。这些故事传说交代了节日的由来,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使老百姓明白节日、习俗的内涵,从而使节日和习俗得以延续。十月一,送寒衣。最早是谁去给谁送?故事传说交代了这一问题,而且是两个故事。

寒衣节的来源之一与孟姜女的传说有关。

相传有位姓孟的员外,无儿无女。后来种的葫芦秧(一说为南瓜)藤蔓一直长到隔壁姜家,葫芦里面藏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就是孟姜女。后来孟家招范杞梁(又说叫“万杞良”“范喜良”“万喜良”等)为婿。正当两人拜堂成亲之时,孟姜女的丈夫被官府抓走,押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孟姜女日夜思夫,担心丈夫受不了北方的风寒,便亲自为丈夫做寒衣,然后又冒着风雪,千里送寒衣。在历尽干辛万苦后,孟姜女来到了长城脚下,却被告知她的丈夫被活活地累死了(也有说冻死了、饿死了的),尸骨被垒在了长城里。孟姜女一听噩耗,禁不住放声恸哭。万里长城被她哭倒,露出了一片白花花的尸骨。一位老人告诉她,只要把寒衣烧掉,那寒衣灰飞到亲人的尸骨上,这样就能认出自己的亲人。

你真的了解"十月一寒衣节"吗?

孟姜女听后立刻将寒衣烧掉,只见那寒衣灰飘然而起,落到了一具尸骨上,这就是她的丈夫。孟姜女的故事感动了父老乡亲,他们将农历十月初一孟姜女送寒衣这一天,称为“寒衣节”。

另一个故事算是蔡伦的亲戚。

传说蔡伦发明纸后,其兄弟蔡莫也跟着学造纸。但造出来的纸质量堪忧,销路自然不好。后来蔡莫的妻子慧娘想了个办法,她装神弄鬼,假装暴病而亡。又当着众人的面“复活还阳”,说是因为蔡莫造的纸烧掉后变成了钱,自己拿去贿赂小鬼才得以起死回生。众人看到蔡莫纸的奇效后纷纷购买,慧娘还阳的十月初一也变成了节日,上坟烧纸的习俗也流传开来。

其实,这些故事也就姑且一听,把他们当做寒衣节的来源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说孟姜女的故事。流传的版本中还有孟姜女被秦始皇调戏、孟姜女滴血认亲、孟姜女送棉衣等内容。孟姜女的故事本来自《左传》,也不断经过了历朝的加工。以至于人家本来在齐长城下哭,后来又扯上了秦始皇。而棉花在宋元之际才在我国种植,明代才大规模推广。“送棉衣”的情节肯定是明代之后加上的。

第二个故事也有经不起推敲的细节。历史课本上也改了,蔡伦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发明纸。蔡莫、慧娘更无从谈起。因此这些故事的出现显然要晚于送寒衣的习俗,这些故事更像是民间对于习俗的解释,甚至历朝历代在流传中又添加了自己的内容。寒衣节正宗的习俗如何?还是需要看一下历朝历代的过法。

历代寒衣节习俗

送寒衣最早的记录源自《礼记·正义》: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唇,虹藏不见。……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伤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厚薄,茔丘垄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

简而言之,农历十月天气转凉,星象、气候都有所变化。天子开始穿上裘衣,同时根据贵贱等级向坟墓添土,也使死者度过寒冬。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改十月为岁首。十月初一也就成了大年初一,文武百官在这一天要进行朝贺。汉代将十月朔朝会的旧俗保留了下来。因此十月初一逐渐成了一个节日。皇帝向群臣赏赐衣服,百姓也置办厚衣过冬。由此及彼,推己及人,在孝道盛行的古代中国,向逝去的亲人送寒衣也逐渐成为各地的习俗。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至“十月一日”,则“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意思就是说汴梁城九月下旬就开始卖纸做的衣服、鞋帽,就是为了十月初一焚烧用的。十月初一这天无论当官的还是平民百姓,都出城去上坟,就像寒食那样热闹。

与《东京梦华录》相比,《梦粱录》的记载更为详细:

“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给赐。百官入朝起居,衣锦袄三日……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

十月一这天,朝廷依据官职赐予百官不同花色的衣服,官员以此为荣耀,在上朝和日常生活中都要穿着并且穿三天,而且这天无论是皇家还是百姓都要去城外祭祀祖先。

有意思的是,西夏也把十月一当做一个重要的节日。西夏文民族著作《圣立义海》“十月之名义”中记载:

“牧白鹤季,季初国宴,四季属显,日行移宫,北极黑帝,阴盛水昌,黑风吹起,寒觉生愍,御寇行猎,夜长昼短,国昌天赏”。

其所讲的就是,西夏在天气转寒的十月初期,举行国宴庆祝。君主率领文武百官进行狩猎,向贫民赏赐寒衣。这与宋代的风俗颇有相通之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置榷场,岁赐绢十万匹,茶三万斤,生日与十月一日赐赉之。”西夏与宋签订的合约规定,宋除了每年给西夏十万匹绢、三万斤茶之外,在西夏君主生日和十月一的时候另有赏赐。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宋会要辑稿》中原文应该是“西人最重年节与寒衣”。

直至清代,寒衣节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甚至可以说是“国之大典”。《帝京岁时纪胜》里记载“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这天如同中元节的习俗一样,家家祭祖扫墓。而且晚上的时候到门外(也就是墓前的委婉说法,因为清代的祭祀是要到墓前进行的)把纸和五彩布帛做的衣帽烧掉,这就是送寒衣。

这一时期,由于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的淡化,寒衣节的隆重性就凸显出来了,如同清明、中元一样。这天除了祭祖外,还有城隍出巡等仪式。部分地区还有祭祀牛王的,如贵州普安“土人祀牛王,食牛以糍糕,即以其余挂之角上”(《光绪普安直隶厅志》),广东佛冈“农家以粉糍挂牛角以劳牛”(《咸丰佛冈厅志》)。就是把喂牛吃糍糕,且在牛角上挂糍糕,以此来祭祀牛王、犒赏辛勤劳动的牛。

十月一、送寒衣,最初是由天气转凉,统治者向群臣、贫民赏赐寒衣。后又由生及死,对逝去的先人表达关怀与思念,本质上是一种孝道、大爱的延伸。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大为提高,对于先人的惦念自然也反映在节日的祭扫上。可以说,寒衣节原本,并且应该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节日,但在传播中却多了几分恐怖的色彩。人存敬畏之心并非坏事,但过分蒙昧与恐惧则很不可取了。当然,“寒衣”被纸钱、冥币代替,烟雾缭绕成了民间通行的祭奠仪式,倒也日益脱离了寒衣节的本义。

注:以上内容根据民间传说整理,仅供娱乐参考,不做任何用途和决策,切勿迷信。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