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为啥都要回娘家,姑姑节为什么要回娘家
相关资料记载:六月六,是民间浴佛祈福的节日。这种早年在民间流传的活动,已式微,但是这习俗保留着的地方很少了。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游神、祭祀、祈福;二是河中清洗佛像、抢鸡游戏。
农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节”外。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天贶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残余。江苏东台县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家家晒龙袍”,在扬州有个解释,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江南地区,经过了黄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霉,取出来晒一晒,可免霉烂。此外还有给猫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这一天翻检曝晒。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石家庄农村(西兆通镇)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们,好酒好菜儿,像模像样的招待一番,再把接来的客qie(注客在石家庄不读客读三声qie)送回去。 相传在清代,有个宰相叫李偃老家就咱这一代的。他是保护大清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全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李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给他拜寿送礼。就这样李偃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李偃权高势重,人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李偃的女儿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开。他对李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李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赵开年老体弱,不久因气而死。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第二年,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李偃的女婿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大闹寿筵,杀李偃,报父仇。李偃的女婿见到妻子。问她:“像我岳父那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李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他丈夫就把计划说出来。他妻子听了,脸一红一白,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了,你看着办吧!” 从此以后,李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她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好,亲生女儿不能见死不救。她最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诉母亲丈夫的计划。母亲大惊,急忙连夜给狐偃送信。 李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闷在家里等狐偃来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狐偃见了女婿就像没事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 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张扬出去,老百姓各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石家庄东部的人们把“六月六”称为“姑姑节”。
姑姑节(每年六月初六)【精选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