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的习俗
正月十四即农历正月第十四天,作为汉族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到了这一天,年基本已经过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过后,年就宣告结束了。在正月十四这一天人们都会拜临水娘娘,因为这一天是“临水娘娘”(又称“顺天圣母”)的诞辰。
二、正月十四有什么习俗
1、拜临水娘娘
民间将正月十四这一天称为“临水娘娘”(又称“顺天圣母”)的诞辰。传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其实,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也是她们畏惧难产而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
2、吃麦流
农历正月十四夜,每逢此日晚餐,宁海城乡家家户户都要吃麦流。麦流即是将菜叶、香干丝、虾皮、番薯粉面丝放一道烧熟,然后把麦粉放下搅拌,成为薄薄的糊状,就叫“麦流”。为什么宁海正月十四夜要吃麦流呢?据说这与戚继光抗倭寇有关。
3、喝亮眼汤
新昌有正月十四喝亮眼汤的习俗。民间有个说法,这十四夜亮眼汤一喝,就说明春节也过得差不多了,大家得开始振作精神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亮眼汤是碗青菜麻糍汤。将麻糍切成小手指般大小的一条条,然后将洗净的青菜合二为一,下锅煮熟,放入适量的食盐、酱油,挑上一撮熬熟的猪油,就成了民间传统的亮眼汤。
4、吃“糊辣羹”
象山正月十四闹元宵,有吃“糊辣羹”这一习俗。当天,小孩们自带碗筷,串街走巷,挨门挨户吃糊辣羹,说一声:“吃发财羹啦!”主人不分熟人或陌生人,每人一瓢。“糊辣羹”是用牡砺、虾仁、鱼肉、蛏肉等为主料,加上切成粒的精肉、芋艿、萝卜、蛋、香肠、菜丝等做成熟食后混合在炒烩最后加水勾芡而成。据说小孩串的门越多,吃的越多,越会聪明。讨糊辣的人越多,主人越会发财。
5、试花灯
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上元宵节,民间和朝廷都会在这天搭建灯棚,悬灯结彩,并做一些游艺节目的预习活动,成为“试灯”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至于市面上卖灯笼的小贩,早就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准备贩卖,成为“灯市”。
6、食糟羹
在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其节日气氛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和内涵,台州元宵夜吃糟羹更是在全国独一无二。糟羹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也很独特。据清《台州外书》载:元宵时,“以肉、菜和粉,杂荠、笋为羹,以多为贵,谓之吃糟羹。”常以芥菜、肉丝、猪耳朵、猪尾巴、豆面、冬笋、香菇、木耳、豆腐干、油泡、川豆板、芋头等时令蔬菜,切成丁状或末状,在锅里烧熟,加水烧开,再用米粉调水,倒入锅中搅匀,烧成糊状即成。古时,曾用酒糟调和,故称“糟羹”。
7、伏羲诞辰日
甘肃天水一带,称伏羲为人宗爷,以正月十四日为人宗爷诞辰日,这天要举行祭祀活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祭品,祭品有宰杀好的整猪、整羊以及水果和其他食品。院内古柏树上,贴满了小小的红纸人。子时一到,开始读祭文,回顾祖宗的功德,述说现在的美好生活。之后进行朝拜,给人宗爷唱戏,耍社火,祈愿保佑岁岁平安,人寿年丰。祭祀后,供品要分给朝拜者,意为祖先赐给了食物。
8、守财神
从正月十四这天下午起,从刚刚学步的娃娃到十二三岁的儿童,手里都捏着一根线,拉着毛兔灯,牵着大人的手,满街地跑,蜡烛点在兔肚子上,把白兔照得通体透亮。此时家家户户的每一间屋子里都点起蜡烛,俗称“间间迎”,以此表示迎接财神。同时,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点“长夜灯”,从傍晚一直亮到第二天早上。
9、偷青
客家人自古有正月十四“偷青”的习俗,叫做“偷青节”,正月十四这天夜里,青年男女三五结伴,乘夜幕掩护到别家菜地里“偷青”。葱、蒜、萝卜、麦菜、生菜都是他们的目标,“偷菜”预示着把一年的好运气都“偷”回了家。如果不小心被主人发现了,挨了一顿骂,更是一种好运气。
10、走大桥
正月十四走十桥,是舟山海岛相沿至今的习俗。传说这天走遍、拜遍十座桥后,能渡过厄运,丢掉百病,出入平安。
11、卜紫姑
卜紫姑,又称邀紫姑或邀厕姑,在浙江定海县,正月十四日夜里,妇女在家邀厕姑,来占卜丰歉吉凶及杂事。具体做法是:“以箸一插溲箕前,围绉帕于箕缘,二童舁之至厕,口中祝告,稍候而返。案上设香烛、果饵,布米于上,二童左右各以指悬,掀之,随箕自动,动则曰姑至矣。卜竣,送神回。”
12、卜流花
卜流花也叫“卜流”、“爆孛娄”、“卜流年”等,该习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一带,通常在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进行,即家人拿着糯谷或珍珠米(通常一人一颗),投到锅中爆成花,以花开大小占卜一年内的吉凶。
三、正月十四有什么讲究
1、忌遇殡葬
有的地方习俗正月里忌遇殡葬事。遇之则以为不吉,主此年内有灾祸降临。
但有的地方以遇殡事为吉利的,盖因“棺”与“官”谐音,“材”与“财”谐音,有“口彩”可讨,主“升官”“发财”。
2、丧家忌拜年
家有丧事,三年服丧期间,过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讳的就是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尽量在正月里不到丧家去,不得已要来往时,不进屋内,而是站在门外说话。
3、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4、忌请医生
旧时,正月里忌请医生看病,认为此兆一年到头都要生病。
5、忌宿娘家
旧时,正月里新媳妇忌在娘家过夜。回娘家时,晚上必须赶回夫家。俗语云:“正月不空房”。直到二月二日(土地神诞辰)后方可解禁。
6、忌迁居、忌更换、洗涤衣被
旧说正月更换、洗涤衣被,不吉。
7、忌剃头
旧时正月里忌讳剃头。俗说剃头死舅。此为误传,应做“思旧”之解,是人们对过去一年的一种追思之情。
四、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据调查,以正月十四为元宵的,除了台州各县(市、区)外,还有现宁海县和象山县,而舟山、温州、绍兴、金华、丽水等地区的元宵均为正月十五。宁海县,自晋太康元年(280)立县起,长时期属于台州(临海郡),1958年划属宁波专区;象山县,系唐神龙元年(705)分宁海县和时属越州的鄮县置,立县时属台州,到广德二年(764)改属明州[开元二十六年(738)分越州置]。故元宵为正月十四的地域,系唐前期的台州地域。
在明确习俗的区域后,再来考证其中几种流传较广的传说。
一为孝子改节说。
明代临海城关秦鸣雷,生弥月丧母,五龄丧父,出嗣于伯父秦文,未几秦文亦亡故,由其伯母(继母)杨夫人含辛茹苦扶养长大。嘉靖二十三年(1544),秦鸣雷27岁中进士,廷试对策,阁臣进呈拟第三,时方明世宗祈雨郊坛,看其名,大喜,亲擢第一,为状元。饮水思源,秦鸣雷对伯母极为尊敬孝顺,每逢节日,总是精心备办佳肴美食供奉。可是伯母信佛,初一、十五都要戒荤吃素,为了使他的伯母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特将元宵提前一天。
对于这一说法,秦鸣雷中进士、状元后,担任中低级文官,要改变州级区域的习俗,影响力尚嫌不足。到晚期,秦鸣雷曾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权力是大了,但已经54岁,伯母已亡故20多年。再则,传统的节日除了元宵、中秋外,还有七月半是七月十五日,春节是正月初一,若为伯母吃素而改,为何仅改前二者,而没改后二者?
二为戚继光抗倭说。
相传有一年正月十四,戚继光带兵进驻临海桃渚城。当晚,库里的粮食已不够用,考虑到桃渚城里的百姓多次遭倭寇洗劫,为了支援戚家军已经省吃俭用,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解粮官张里道带领士兵把剩下的粮食磨成粉,兑水熬成糊状,再加入各种蔬菜、肉类、豆制品和调味品,制成味道不错的糟羹。消息传出,桃渚百姓非常感动,为纪念此事就把元宵改为正月十四,糟羹也成为元宵的传统食品。
另一说则是在正月十四这一天,戚家军在海边打垮一股倭寇。倭寇逃到黄岩时天色已晚,他们有的躲进橘林,有的藏身民房。戚继光率军赶到,百姓纷纷点灯燃烛,帮助戚家军搜索残敌。一时间,城里城外,每间房屋,每片橘林,到处灯火通明。倭寇无处藏身,全部被消灭。为纪念这一事件,百姓把元宵节改到正月十四夜。
明嘉靖年间,倭寇最活跃、最猖獗的时节,主要是每年清明节之后的农历三至五月间,以及重阳节之后的农历九、十月间。查明史、台州有关方志及戚继光的有关书籍,未发现有记载戚家军于元宵前后在台州抗倭的战事。故笔者认为,因纪念抗倭而改节证据不足。究其原因,可能是民族英雄戚继光平定了为患数百年的倭寇,台州百姓为感恩而产生这些传说。
三为方国珍改节说。
一是防敌说,二是因夫人生日改节说。但从方国珍割据的区域、开府庆元、元宵节俗的流传区域三个因素来分析,也可予以排除。
四为唐初筑城说。
开工说——相传唐初,大将尉迟恭(一说为刺史尉迟缭)征来大量民工修筑台州城。开工这天是正月十四,天寒地冻,民工双手麻木,连工具也拿不住,工作效率很低。这时,有个民工向筑城官建议:“老酒糟里有余酒,去酒坊里弄些酒糟来,加上菜、米粉,煮几锅羹给大家喝,暖和了身子好干活。”筑城官一听,觉得有理,烧了大批“糟羹”给民工喝。民工喝了糟羹,果然干活有劲了,筑城进度很快。城造成后,人们为了以志纪念,就保留了正月十四吃糟羹的习俗。
海盗说、犒军说——唐初台州(临海)常遭海盗烧抢,当时刺史尉迟缭(又说大将尉迟恭)发动士兵筑城防盗。开工时,正值民间闹元宵,海盗乘机在台州湾登陆。尉迟刺史得知后,一面派兵剿盗,一面加紧筑城。当晚,百姓们聚在一起商议,烧些什么食物夜里送去慰劳筑城的将士呢?有人想出好办法:用带糟新酒当水,调进好菜和粉,搅成糟羹,又好吃又御寒。果然,将士们喝了糟羹,不怕严寒,干活更有劲。从此,每年正月十四吃糟羹的风俗,便流传下来。
竣工说——唐初开国元勋尉迟恭组织大批民工筑台州城,正月十四竣工。民工回家,家人团聚,但过年已近半月,好吃的东西也差不多没了。每户人家尽其余留年货合煮,团聚而食,谓糟羹,从此相沿成俗。
这几个传说中,海盗说缺乏证据,方志也未有该时间段的战事记录;开工说时间又比史料晚了些;竣工说只涉及少数家庭,其影响力似乎又小了些。笔者愚见,故事发生在工程期间较为合理,犒军或者民工偷吃米粉糊引出的故事都比较可信。通过与徐三见先生等方史专家的探讨,我们认为,糟羹的原材料是米粉,但粘度稍差,因而筑城采用的是糯米粉和桐油等混合材料,故笔者更倾向于犒军说。
元宵节俗的形成可整理为
唐武德四年(621)十一月,唐将杜伏威战败李子通,七日,李子通投降,江南一带进入唐王朝版图,南北朝时的临海郡境域设置为台州,开国大将尉迟恭坐镇台州扩建城墙。一天晚上,尉迟恭在苦恼中入睡,梦中见一梅花鹿反复跳入其床上用蹄推其身体,恼火中醒来发现晨曦初现,夜里下了一场大雪,雪地中有一行醒目的鹿蹄印。随着鹿的足迹追寻,发现刚好围绕一大圈。尉迟恭很惊奇,也很高兴,忙命人按鹿的足迹筑城,工程非常顺利,故台州府城又名鹿城。
随着工程的进展,台州的父老乡亲看到士兵、民工在冰天雪地中筑城非常辛苦,家家户户纷纷捐献粮食、酒菜等前来慰劳。为图省事,正月十四那一天,尉迟恭采纳了一位老者的建议,将大米磨成粉,用酒水烧开,加入笋、肉、菜等,搅成糊状,味道十分鲜美,又好吃又御寒。筑城的士兵、民工们喝了糟羹,周身发热,干活更有劲,筑城的速度大大加快。台州民众为纪念此事,将元宵提前一天,改为正月十四,并家家户户制作糟羹,相沿成俗。
正月十四的命运如何
今天出生的人,为人敦厚稳重,个性喜静而不妄动,因此很容易成为团体中众人都十分看重的角色。在个人特质方面,这一天出生的男性多半面貌英俊脱俗,女性则具备敏锐的天资与细腻灵巧的心思。整体大运方面:命中自有贵人帮助,年轻时期运势普通,学业或事业发展并没有特别突出之处,若是能够努力奋进,善加利用千金难求的贵人帮助,可望在中年之时开拓自我运势,及至晚年时更发迹显达,是属于厚分的命局。
正月十四出生人的性格
您的生命目标是拥有过人的才华,并且展现出个性和自我的特色。您有为大众服务的心态,因此经常会投入社会公益活动,如果这次的社会公益很有影响,您会更乐意去做;在职业上必须要能显现出您的才华,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要朝向社会公益的方向做努力。
您的个性特征是快乐活泼,感觉上很爽快、很热情,具有开朗的特质。在您的内心也有细心的一面,会想蛮多事情的,为什么这个不一样?为什么会如此?思想很单纯,思维则很复杂,因此很多事一下子会想不透。
您的优点是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情感丰沛,会用感情和直觉来做为智慧的基础,您的才华也很容易展现出来。您的缺点在于有时候会不自量力,锋芒太露,太过于爱抢风头,内心较缺乏安全感,言语有时会很刻薄毒辣,其实那是因为您内心的热情一时找不到出口,只好用这个负面方式来宣泄。
您的人生运势表现的比较直接而且有冲劲,不会转来转去或反反覆覆。一旦有确定的目标,您就会一直去进行,直接向前冲,并会慢慢朝向社会公益,甚至宗教等更高的精神层面发展,如果走上艺术的路线也会很不错,可以到达很高的层次喔!
您的天赋潜能是总会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并且会尽情发挥您的创造力与表达力,可以说您是个优雅的人,或一个有着艺术细胞的人,总之您很有群众的魅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