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的习俗
一、正月十三是什么日子
“杨公忌日”又称为“杨公十三忌”,世传为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订定。
这十三个“忌日”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据南部山区的一些老者说,正月十三是一年当中最大、最狠、最毒、最不吉祥的“禁忌日”。
在传统习俗的“正月十三”这一天,人们不走亲戚,也不外出,也没有婚丧嫁娶,更不能动土、搬迁……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农历十三这一天,因为一大堆的禁忌让人们只得乖乖呆在家里“躲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尤为讲究,这一天甚至是南部山区的“全民法定歇工日”,很少有人上山下地干活,总担心遇到不测;也很少有人出远门办事,老害怕遇到不测。
有关于“杨公忌”的神秘传说很多,但比较靠谱、流传较广的有两个。第一个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姓杨的老翁,人们都尊称他为“杨公”。他有十三个儿子,十三个儿子个个如狼似虎,雄壮有力,且又家财万贯,财源滚滚,可谓春风得意,人财两旺。但是,杨公这个人过于高傲,做事粗莽,而且口无遮拦,说话随便,没事爱乱开玩笑。因为他的儿子特别多,已经超过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了,所以,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说狂话:“我有十三个儿子,就算是每月死一个的话,还能剩下一个跟我过大年哩。”神仙无时无处不在,处处都有天庭的“眼线”,杨公这番狂妄放肆的话,偏巧被一位到人间巡查的神仙听了,随即就赶到天宫把这事报告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听当即勃然大怒,没想到杨公这人竟敢如此肆无忌惮,口出狂言,实在可恨。便传令下去,让老杨家每月死一个儿子,正月十三死一个,二月十一死一个,以后每月以此类推。偏巧那年润七月,一年下来,老杨家死光了所有儿子。从此人们就把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等等这些日子看做是很不吉利的日子,专有名词就叫“杨公忌”。这些日子很毒,是不能出门的,不过,时过境迁,现在人们天天外出,也就无所谓了。但是,如果有什么大事、活动之类的,想挑拣好日子的话,最好不要挑选正月十三这个日子。
另一个说法是,宋太宗赵光义中了辽国计策,前赴北国会谈,杨家将在杨继业的率领下,七郎八虎闯幽州,前往保驾北征,行兵到两狼山前,杨继业认为此次行兵犯了地名之忌,自己姓“杨”,“羊”遇“狼”,又遇两“狼”难以取胜,告诫子弟官兵都要小心。结果,在战争中遇到了埋伏,兵败金沙滩,杨家将受到严重损伤: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短寿一命亡,三郎马踏肉泥浆,四郎流落在番邦,五郎怕死当和尚,七郎乱箭一命亡,李陵碑前碰死了杨令公,只剩一个杨六郎。杨家将兵败这一天,就是正月十三日。人们为了纪念保国忠良,就把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另外,也有把正月十三“杨公忌”说成是“杨公祭”的,意思就是说,这天是一门英烈杨家将、保国忠良“杨令公”英勇就义的祭奠之日。
正月十三散花灯又称散灯花、散灯
是古代人们于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晩上,在家中燃灯遍散各处以辟除不祥的民间风俗。散灯还被叫做“散小人”,晚清文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顺星》中记载:“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意也。”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灯花”就是用普通的皱纹纸做成,一般要选五种颜色,双数是绝对不可以的。灯花的制作过程也很讲究,做之前必须要把手洗干净,还要预备一块潮湿的干净毛巾,因为在“捻”灯花的时候手很容易变得光滑而没办法“捻”动灯花。
灯花一定要“捻”,“拧”和“捏”都不可以,这其中的学问可就大了,“捻”够一定数量的灯花后就要放在一个干净的容器里,在“散灯花”之前的一天要把灯花点上少许香油,让灯花全部浸上香油,香油不宜过多,否则就把灯花“拿死”了,再散灯花的时候不轻易点燃。
到了散灯花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把预备好的“灯花”拿出来,一家老小开始“散灯花”,屋里院里的各个角落都要散到,一直散出家门也就把一年的坏运气带走,同时好运气降临。
二、正月十三的八大习俗
1、灯头生日
在正月十三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称为“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城隍庙中看灯的人络绎不绝。
2、滚龙灯
繁昌荻港镇春节玩滚龙的习俗已传承了一百多年,一般为期四天。每年正月十三日为试灯,十四日为起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圆灯。试灯这天傍晚,六条老龙和多条滚龙首次上街。华灯初放时,龙灯开始上下穿行,四处盘旋飞舞。街道两侧,家家悬灯,各家各户焚香放炮。接着,滚龙、花蓝、故事灯、走马灯、鱼灯、狮子灯、兔子灯、蝴蝶灯、金瓜灯都上了街。这时路上各色龙灯川流不息,各样彩灯闪烁辉煌,一直要闹到三更以后,方才收灯,次日再接着玩灯,直到十六日圆灯。
3、扎彩灯
正月十五闹花灯,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彩灯开始。老北京的年禧歌谣有“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也就是说,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从正月十三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张灯结彩扎彩灯啦!
4、吃汤圆
“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是扬州人的又一旧习俗。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汤圆,寓意“圆圆满满”。其实孩子们的心早已飞向大街,三扒两咽,把碗一推,就一溜烟地三五成群地急着跑到街上去看花灯了。
5、祭祀关公
在西安长安区农村有这样一种习俗,每年正月十三这天,要祭祀关公。而祭祀关公所用的一种叫“添碟子”的贡品您见过吗?一粒粒饱满的大黄豆被排成一溜溜屋檐,各种彩色的豆子、瓜子、桃仁被竹棍嵌接,一层层码在由几个碟子驾起来的造型上,最后形成了一座座精巧的亭台楼阁,这就是长安区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添碟子”。
6、做“圣虫”
“不过十五未出年门。”正月十三,在即墨农村有制作“圣虫”的习俗,这一天,村里的妇女们三五家凑在一起,一起和面、裁剪、雕刻、蒸煮,作春节的最后一“忙”,迎接元宵节,一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圣虫”便在这些扛得锄头摸得铁锨的巧手下出炉。
7、祭海
农历正月十三,相传这一天是海龙王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渔民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海活动,祈盼全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按照传统习俗,供桌上早已摆好了祭品,有猪头、鲤鱼、大馒头等。供桌前,人们焚香化纸,纷纷朝向大海行叩拜礼,震耳的鞭炮声响彻天地,璀璨的烟花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8、放海灯
正月十三放海灯,是我国渔民的传统习俗,据庄河民间传说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生日,在南方有的地区还有七月十五和三月二十三的不同说法。当地渔民和村民沿袭着传统习俗,在岸上摆设祭品,点燃烟花爆竹,把制作精美写满祝福的船灯放入大海,祈求一帆风顺幸福平安。
三、正月十三的禁忌
据南部山区的一些老者说,正月十三是一年当中最大、最狠、最毒、最不吉祥的“禁忌日”。
在传统习俗的“正月十三”这一天,人们不走亲戚,也不外出,也没有婚丧嫁娶,更不能动土、搬迁……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农历十三这一天,因为一大堆的禁忌让人们只得乖乖呆在家里“躲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尤为讲究,这一天甚至是南部山区的“全民法定歇工日”,很少有人上山下地干活,总担心遇到不测;也很少有人出远门办事,老害怕遇到不测。
四、正月十三有什么忌讳
1、点灶灯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这种风俗始于南宋,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城隍庙中看灯的人络绎不绝。明末清初,城中包壮行家做出的彩灯闻名远近,称为“包灯”。这天,乡下尚有出嫁女请娘之俗。傍晚,农家有煨百虫、放烧火、爆白花之举。人们还要请坑三姑和灰堆婆婆解答疑难问题。解放后,城市元宵活动以灯会为主,在文化宫、文化馆、公园等地设灯景,供群众观赏娱乐。
2、杨公十三忌
大多数人们都知道农历的正月十三,忌做活,忌出行,这是为什么呢?旧俗迷信以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此称为“杨公忌日”,又称“杨公十三忌”。世传为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订定。这十三个“忌日”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杨筠松(834-906年),名益,字筠松,号救贫,赣州人。中国四大堪舆明师之一。因杨筠松一生用堪舆之术为无数贫人造葬作福,深得民心,人们尊称他为杨救贫。杨公一生传奇颇多,一生用所学堪舆之术以救善良、善德之人之贫苦,期间有歹人、恶人要挟杨公点地,杨公不从;期间有政客、歹恶之人得不到他点的吉地,期间加害杨公,杨公一生有十三次被害,因杨公救人无数,福德深厚,每次有惊无险,所以杨公有十三忌。杨公一生有十三忌就是恶人求不到吉地,变设法害死他,但吉人天相,善德必昌,每次都只有惊险,却没有给人害死,杨公的三千弟子变把那十三次受害的日子定为杨公忌日。他的弟子在这十三天内便不为人造葬作福,在家为师做忌。
五、正月十三“上灯日”
客家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支系,其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独特性,“上灯”习俗就是其丰富多彩的民俗中的一种。每年正月元宵节前后,凡宗族中有“添丁”(即生有男孩)的,都必须在祖祠上厅、祖宗灵位牌前方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以此向祖宗传达添新丁之喜讯,又称“挂灯”、“吊灯”。
上灯习俗融合信仰民俗、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各种元素,过去在赣南、闽西、粤东一带广泛盛行。现在上灯习俗仍有所保留,其中以粤东兴宁、河源忠信为代表,两地的灯本身就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上灯崇宗敬祖
上灯融合民间信仰因素,是因为它是以“添丁”为中心展开的祭祖活动,与祖神崇拜密切相关,反映了客家人崇宗敬祖、慎宗追远的思想。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祠堂或香火厅举行。
过去宗族中的祭祖、结婚、做寿、丧葬等重大仪式均在祠堂举行。上灯之前都得祭祖,有的地方上午祭祖,下午挂灯;也有的地方上午祭完祖后立即上灯。粤东兴宁县宋声镇上灯之日,各户都要备三牲、纸宝、烛、香、鞭炮,添新丁者得多备一壶老酒和果品等物。乡民成群结队将供品挑到祠堂摆在供桌上,接着由礼生请祖神,请祖神文是上代延续下来的。把本宗族的历代祖先考妣请到祠堂后就化财宝、放纸炮。然后开始上灯,点燃灯火,待花灯徐徐升至半空,再用灯带固定在梁上。在礼生念“请列考列妣各归原位,安居宝座,降福后人”的同时,其他人一起拜祖神。
上灯除在祠堂与祭祖一起举行,也有在庵庙里举行的。据《广东省蕉岭县贵贤公派赖氏族谱》载,1949年前该县蕉城镇陂角的赖氏宗族议定:每年元宵节前一天升灯时,凡是上年添了男丁的族人要抱男孩到祠堂,先在祖堂敬祖宗,然后敲锣打鼓,擎着灯笼,舞着狮头、龙灯,扛着祭品到赖氏族人的家庙“千松庵”上灯,再折回祠堂上灯,向祖宗报丁。从这段记载可见,上灯习俗与客家人的信仰紧密相关。
“上灯”或是元宵节派生物
就时间而言,上灯的时间是正月十五前后,与元宵节重合或相近。在粤东兴宁等县,相临村落上灯时间交错,以利于同一经济圈或通婚圈内亲朋好友互相参与、联络感情。
从制作工艺角度看,宗族制作的“上灯”之灯与元宵节的灯彩十分相似。有研究称,中国灯彩最早出现于皇宫,叫“宫灯”。它起源于汉代,随佛教传入中国被带到宫中。后来,宫灯传入民间,经历代民间纸扎艺人的巧手创制,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灯彩。不少宗族上的灯就直接从元宵节的灯彩移植过来。
就源流而言,不少学者与文史工作者都认为,“上灯”可能是元宵节的派生物,是客家先民对元宵节赏灯习俗的继承,同时结合华南宗族的发展背景和价值观念等,融合发展而来。
上灯习俗的演变
上灯融合了人生礼仪因素,是因为它可以看做是以“‘添丁’为主题,以花灯为主要象征物,在宗族祠里举行的一种集体性庆贺家族‘添丁’的诞生礼俗”。上灯日又称“添丁日”或“开灯”。“凡在上年添了男孩的,必须买一对新灯悬挂在祖公厅梁上,叫做‘添灯’,‘灯’和‘丁’两字是同音,就是添人丁的意思,也就是一种‘庆丁’的礼俗。”“升灯时鸣放鞭炮,各人还将鞭炮从祖公厅拿回家中。住新房者,则要在路上安排人接应,一定要让鞭炮一路放回家不能中断。”以此祈望香火绵延不断,家族繁衍代代传承。
在河源地区连平县忠信镇,吊灯仪式一般有“放灯绳、选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6道程序,其间还有客家锣鼓、舞龙狮、祭祖、饮灯酒等热闹场景。吊一盏花灯就是一次盛会”。这里的上灯仪式可谓隆重壮观,反映了宗族对男丁出生的重视。
在客家传统宗族社会,普遍盛行着多子多福的观念,男子多劳动力就多,“有丁就有财”,男丁众多宗族就繁荣兴旺。因此,他们对血脉的传承十分重视,添了男丁的家庭,要在家族祠堂中祭拜祖神,感念祖先,祈福新丁。上灯之后,新丁的名字被记载入谱,正式成为宗族的一部分,从此有了社会的地位与名份。但有资格上灯的只是宗族中的新添男丁,女婴是被排除在外的,而且在上灯活动的主要程序中,广大客家妇女均被排除在外。
让人欣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乡民思想的开化,一些文化比较发达的宗族也让新生女婴在祠堂上灯,将女婴的名字记入族谱。在一些乡村,当代的上灯习俗增添了与过去“上灯”完全不同的内涵,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这在封建社会中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