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农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奉旨回了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他这一年里对民间的监察。由于在回天庭之前人间给了他供奉,又往他嘴上抹了许多糖,因此灶王见了玉皇之后只说民间的好,只说人们的不易。玉皇大帝听了就想:人间真如灶王说得这么清苦,凡人真的这么好吗?不行,我得亲自去看看。
于是,玉皇便决定在农历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灶王一听慌了神儿,急忙派自己的小童去人间报信,以免穿帮。所以,人间便在这一天家家户户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由于谁也不知道玉皇要去谁家看,民间的百姓们便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里都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说话做事,争取好好表现,以博取玉皇大帝的欢心,降福来年。
其实,接玉皇只是一个传说,而做豆腐则是百姓在腊月二十五这天一定要做的事情。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还和以上传说有关,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并降福来年。不过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先民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按照北方的老礼儿,年三十到大年初五是不能动刀的,在经历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和腊月二十四扫房之后,百姓们就开始忙碌起来,要在腊月二十五到腊月二十九这几天里做出以后几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