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首页 > 节日大全 > 春节 > 正文

腊月二十九为什么要蒸馒头

中国有句俗话:不蒸包子,要争气!过年蒸包子,也有争气的含义,另外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

按照老理儿,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人们习惯在腊月廿八、廿九这两天做主食。由于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以前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

年菜中的蒸食除了馒头外,还有蒸喜、蒸花卷、蒸枣泥方圃、蒸豆沙圆包、蒸子孙馒头、蒸如意卷等等。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这是民间的传统习俗,在春节到来之前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为过年做准备,毕竟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了。

这个蒸馒头在过去来说不是随随便便的做,而是要精心准备,认真用心,因为做出来的馒头是要跟相亲邻居交换的,因此,一定要做的又好看又好吃,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非常的有讲究。

中国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由此可以看出春节在华人心中的地位和分量!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