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文化
“小寒”之后再有月余就是春节了,大扫除、大清洗、赶集、置年货、贴春联、杀猪宰羊……小寒虽为最寒冷的时节,却是人们最感温暖的时刻。这种幸福的忙碌,一直要持续到春节前夕。
小寒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雁北乡
古人认为,冬至之后,阳气便开始回升,直到小寒时节,阳气已较冬至时的“一阳生”高出了些许,达到“二阳”的程度。此时,顺应阴阳而迁徙的大雁,因感受到阳气的生长而开始向北迁移。
鹊始巢
鹊知气至,故为来岁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回升而开始重新筑巢。
雉始鸲
雉火畜,感于阳而后有声。“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习俗
祭祀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古人习惯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本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是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赏梅
小寒的时候,天气正冷,腊梅花却迎着风雪绽放了,此花的开放,也许是为了给蛰居的人们一个走出来的理由。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小寒饮食
吃菜饭
小寒吃菜饭是老南京的习俗。小寒节气,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所谓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着名特产,极具南京特色。
补膏方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滋补内脏,很适合在小寒节吃。
糯米饭
在南方,小寒节比较习惯早上吃糯米饭。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喝羊汤
羊肉性温,而小寒又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