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秋分 > 正文

秋分时节,邂逅诗词里最美的秋日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秋分的三候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不再有夹杂着电闪雷鸣的夏雨,更多的是“秋老虎”这样扰人的一阵阵的梅雨。古人认为这是因为雷是阳气盛而产生,而到了秋分这一转折点,阴气取而代之,开始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便不再打雷。蛰居的小虫和动物们,都开始掘洞藏身,以防寒气入侵,或是开始迁徙、藏粮,总之,做好完全的御寒工作。秋分后,天气干燥,河水愈见干涸,又少有雨水滋润,自是容易上火。

左河水的《秋分》中写道:“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实际上就是半的意思。过去把秋季分成孟秋、仲秋和季秋三部分,秋分正处仲秋,所谓平分秋色是也。

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日的雨,不像盛夏的大雨那样畅快淋漓,却是淅淅沥沥不断的,夹带着丝丝缕缕的寒意深入骨髓。秋雨冰凉,因为它从那么高那么高的九重天坠落,“高处不胜寒”,怎会不冷呢?小小雨滴承载着不能承受之重,砸入人心,无法预防。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天气已经转凉,昼夜温差也十分明显,尤其是晚上,需要加盖被褥。常有南方朋友开玩笑说,盖被子也抵不住秋寒,真真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对付这种难捱的湿冷,或许真的只能靠“一身正气”了。

秋分种麦正当时

从小便学习的古诗,少不了唐代李绅的那首《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而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秋收、秋耕、秋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串串饱满充实的稻穗,承载着喜笑颜开的农民们一年的寄托与希望。

风和气爽丹桂香

中国有“伤春悲秋”的文化传统,但刘禹锡却不以为然,写下《秋词二首》大赞秋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天朗气清,秋高气爽,倒比暖暖春日更富有诗情画意。

秋日最美的风景便是一片夺目耀眼的金黄色,而这样厚重的背景下,最出彩的却是那小小的桂花。才女李清照曾吟咏桂花道:“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首诗把桂花的妙处娓娓道来,暗香柔和,动人心魄。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