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当天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
从农事方面来看,可以说好坏参半吧,还是要看立秋前雨水多不多。立秋也算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农民们都很重视,有句农俗叫“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意思就是说立秋晴天无雨,农夫们不需要费力气就可以有好的收成。因为立秋这天如果不下雨的话,代表着接下来的日子也会很热,农村的作物都是喜高温、喜阳光的,尤其是一些农作物如果种的比较晚,立秋后如果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的高温,对农作物的生长来说,就可以抢到农时,可以丰收丰产。
而如果立秋这天下雨了,我们通常就会猜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气温就会比较低了,因此也就不会有好的收成,正所谓晚立秋样样收。当然,如果说庄稼已经生长到一定程度了,不需要通过持续高温来缓解还未长成熟的情况,这个时候来一场秋雨可以满足庄稼对水分的需求,在气温没有降低的情况下,水肥又充足,基本上庄稼稳收。
立秋三候
“一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的一颗颗晶莹露珠。
“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节气养生
起居调养
所谓“早立秋冷飕飕”、“秋前秋后一场雨”。立秋首先带来天气变化,天气将由热转凉,日夜湿差逐渐加大。此时,要注意适时添加衣被,尤其是夜间睡觉时腰腹要盖被子,以防受凉。此外,还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精神调养
立秋是秋天的天始,人体代谢与自然界一样进入阳消阴长的状态。此时,精神调养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
饮食调养
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饮食方面“秋不食辛辣”,少吃辛辣食物,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同时,立秋湿热交蒸,饮食宜以健脾祛湿、益胃生津为法。可多食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如胡萝卜、蕃茄、冬瓜、沙葛、莲藕、豆角、玉米、葡萄、黄花梨、龙眼、水蜜桃、菠萝、哈蜜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