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小暑是什么时候
大暑:2021年7月22日——2021年8月7日
大暑的传统食物
1、吃凤梨
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到了大暑时节台湾周围的海域大多布满暖水鱼群,东北海域有鱿鱼,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则有黄鳍鲷等。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2、饮伏茶
暑热入伏后,人们遣暑的习惯之一还有饮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们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习俗,许多人家还会将后院晒干的乌梅制作乌梅茶饮用。
3、老鸭汤
南北各地流传甚广的食方是——大暑老鸭赛补药,以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芡实、薏苡仁来煲汤,消暑滋补。老鸭是暑天的清补佳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可以有开胃健脾等一些功效。
小暑:2021年7月7日——2021年7月22日
小暑的传统食物
1、小暑吃藕
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说法,认为小暑食用以适当方式烹制的鲜藕,能够治疗血虚失眠。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巍肯定了这个说法:“小暑到来后,人们会注意多吃水果蔬菜,将食物、保健有机结合起来。”早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因与“偶”同音,故民俗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又因其出污泥而不染,与荷花同作为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每逢小暑迎来,百姓们都习惯吃莲藕。此时的藕非常新鲜。莲藕具有健脾开胃、养心安神、补血益气的功效,是夏季良好的消暑清热食物。莲藕还能促进胃肠蠕动,从而达到健脾养胃、消胀顺气的作用。
2、小暑吃黄鳝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老南京讲究在小暑这天吃黄鳝。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从成分上看,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另外,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3、入伏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