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首页 > 节日大全 > 中秋节 > 正文

2025年八月十五几天假

放假时段:10月1日(周三)至10月8日(周三)

调休安排:9月28日(周日)、10月11日(周六)上班

法定节假日:中秋节1天(10月6日)+国庆节3天(10月1-3日)。

中秋节

中秋节习俗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贡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从历史上看,吃月饼并不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活动,唐宋时期就没有专门为中秋而制作的月饼可吃。但自明朝出现中秋月饼之后,它就成为中秋习俗的必要组成部分。最初的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日凯旋,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明代,中秋吃月饼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亲友团聚

中国传统节日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过节以亲人团聚、人丁兴旺为福。其中又有两个节日在强调亲人团聚方面更加突出,一个是春节,一个是中秋节。自唐朝中秋节产生的时代起,就将月圆与人间团圆联系起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人间团圆的主题越来越突出、重要。这一主题是跟中秋节源于月圆密切相关的,可以看作中秋节的一个特色,而且由于跟明月联系起来而富于诗意。民间如果这天有儿女在外,不能回家团圆,家长和儿女双方都会觉得特别遗憾。现代社会人们与亲人团圆难以如愿时,也多会打回电话或书信问候。过去除了家人团聚,朋友也有聚会赏月、交流诗文等习俗。

互送礼品

从明代开始,就有了中秋节互送月饼、瓜果的活动。现在,这种习俗更加盛行,并演变为没有局限性的,以节日的名义互送礼物。互送礼品是一种美俗,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敬老爱幼等美好心意和优良品德,也是密切人际关系、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

普遍习俗

赏月(玩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中秋赏月风俗正式形成于唐代。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唐代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朓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唐逸史》等书中记载的唐明皇中秋之夜游览月宫、观看仙女跳“霓裳羽衣舞”的传说,就是唐朝宫廷中秋玩月习俗的缩影。当时在民间,玩月也很普遍。中秋之夜,为赏玩明月,富者多自搭彩楼,贫者多集于酒楼,好游者或登高于山顶,或泛舟于水上,文人赋诗,艺人说古,饮酒欢歌,唱酬娱乐,往往通宵达旦,极尽玩月之欢。宋代,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曾这样描绘当时杭州城中的玩月情景:“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圞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赏月在唐宋时期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明清以后此习俗衰退。从古代文献来看,中秋节刚形成的时候,赏月就是文人和市民的事情,农民赏月的活动没见记载。现代,中秋赏月方式多样化,除登高望月、泛舟赏月等传统的赏月姿势外,又诞生了摩天轮赏月、坐飞机赏月、露营赏月、直播赏月等赏月新方式。

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的赏月演为“追月”。所谓“追月”,即是于中秋节次日的晚上,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庆丰收

八月中旬正是丰收的季节,新粮进仓,瓜果上市,过去用这些新粮新果作供品敬神是很自然的事,感谢神灵的恩赐,祈祷来年好收成。在神灵崇拜习俗衰弱以至消失之后,这个习俗的内涵演变为庆祝丰收。至少在许多乡村,人们在中秋节的夜晚一定要准备丰盛的饭菜,吃得很饱,准备很多新鲜的瓜果让家里人吃个够,有丰收后纵情欢庆的意思。山东庆云农村过去中秋节要祭土谷,叫做“青苗社”;青城农村还有辞先稼的习俗。台湾农民也在中秋节祭拜土地公,并在田间插“土地公拐杖”,这种拐杖就是在竹子里夹上“土地公金”即给土地公的纸钱。

游戏娱乐

综合各地的中秋节俗,游戏娱乐的活动丰富多彩,可谓五花八门,如走月亮、逛夜市、游园会、放烟花、燃宝塔灯、放孔明灯、看灯会、猜灯谜、荡秋千、舞龙、会饼、玩兔爷、歌会(唱月亮)、看花展、文艺演出等。与在各自家庭里的团聚、吃月饼不同,它们大都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这也是大型节日的必要组成部分,渲染了中秋节的节日氛围,既热闹又很有声势。

猜灯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中秋节也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又到一年中秋时,我们都知道吃月饼、赏月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但中秋赏灯也是这一传统佳节的习俗之一。中秋节、春节和元宵节一起被认为是我国三大灯节,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花灯种类繁多,常常配有剪纸、书画、诗词等,如芝麻灯、蛋壳灯、柚子灯、桔子灯。灯象征着希望,表明人们对生活的乐观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