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首页 > 节日大全 > 腊八节 > 正文

关于腊八节的资料,腊八节资料大全

腊八节是什么节

腊八节又被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来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这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

关于腊八节的资料,腊八节资料大全

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腊八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因为它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同时腊八节也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不管各地过节的方式差别多大,也不管熬粥出自何种缘由、用什么配料、甜粥还是咸粥,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延续了上千年,至今都未改变,节日里传递的温暖情怀也从未间断。

关于腊八节的资料,腊八节资料大全

腊八节是纪念谁的节日

本来是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而现在大家过腊八节并不是为了纪念谁,而是形成了一宗传统习惯。而这一习俗一直流转至今,像小编老家每到腊八节就有煮腊八粥和喝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节的资料,腊八节资料大全

腊八节是怎么来的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节在年尾,也就是做一下总结的日子,不过很多时候,腊八节就是预示着来年会变得更好,也会有很多的人选择在腊八节许下美好的祝愿。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关于腊八节的资料,腊八节资料大全

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

祭祀

古代祭祀的对象有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喝腊八粥

据说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泡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制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的经典古诗诗句

1.《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2.《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3.《桂州腊夜》

(唐)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4.《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5.《腊节》

(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

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

藉此慰中情。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