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
首页 > 节日大全 > 春节 > 春节的习俗 > 正文

莆仙习俗超奇特:一年要过两次年

莆仙地区一年要过两次年,不同于一些地方的祭灶的「小年」。另一个年是在正月初四(莆田地区),仙游县为初五。

大年叫「做岁」(IPA:[ʦo55 uei42];兴化平话字:ceo̍-ho̍i),即「添一岁」的含义,小年叫「做大岁」(IPA:[ʦo55 tua55 huei42];兴化平话字:ceo̍-duā-ho̍i)(有的地区叫「大做岁」),还有传统的春联必须留一段白。

关于「大做岁」和「白头春联」的由来,流传较广的版本是于抗击倭寇有关。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同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兴化城被倭寇攻陷。兴化城遭到了惨绝人环的屠杀。百姓奋起反抗,却不敌倭贼。后戚继光将军多次来到兴化府(今莆田、仙游)抗倭,取得了巨大胜利。

战后,逃亡的百姓纷纷回到故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的家园。此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过年团圆。

莆仙人民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缅怀英雄戚继光,民间把除夕作为小年,正月初四为「大年夜」,当地语叫「做大岁」,补过一次年。另外,莆仙传统的春联是要在上面留一段白的,称「白头联」,也是在悼念那场战争中逝去的人。

这个传统越来越少保留了。

农历除夕的凌晨,称为“辞年”(IPA:ɬi33 niŋ24)需要“拜拜”(IPA:[pai24 pai42];兴化平话字:ba̍i-ba̍i),就是拜满满几桌子的祭品用于祭拜,一般有焯过的整只鸡和鸭,瓜果,米和索面,还有米酒等等。且当晚客厅、厨房、阳台等地方是不能熄灯的。

除夕零点一过,要按预兆安排好的顺序放鞭炮,貌似是一个村接着一个村来着,大体不清楚。要是那天零点前不睡着,后面就没法睡了……第二天除夕就没精神。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