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首页 > 节日大全 > 除夕 > 正文

除夕夜,古人还在做什么

古人过年,习俗众多,年味浓厚

在这期间有很多娱乐活动,如投壶、高跷、木偶戏、陀螺、杂技、听戏等。古籍中还记载了明代正月赏灯会走百病的活动。清人查慎行的《凤城新年辞》云:“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便写出了在休闲的春节期间,农家女子们飞针走线为家人赶制新衣的热闹情景。

年假

过年是中国很古老的一个习俗,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它起源于年头岁末祭神祭祖的活动。每到这个时候,都以休息守岁来辞旧迎新。古代每年,都有固定的时间放假。唐代法律规定,每一年的元日、冬至、清明三个节日都要放假七天。到了宋代,休假制度更加完善,那些因为公务实在休息不了的人员,总会得到一些丰厚的赏赐作为补偿。

除夕夜,古人还在做什么

祭灶

在古代,人们对于诸多神灵是十分敬重的,不光平民百姓,就连皇帝也要焚香更衣,安设天地神位、燎炉拜褥,大祭灶君。每年腊月,就到了准备过年的时候了,特别是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都要祭灶。乞求灶王爷“天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所用的糖瓜、芝麻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极其贫穷的古代,这是极好的美食。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晋人周处《风土记》中说:“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夜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迎年

正月初一,要把祖宗牌位供在正厅,除在中堂、祠堂祭祖外,也要上坟祭祖。春节早上,家家户户要放爆竹。《清嘉录》卷一云:“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病,谓之‘开门爆仗’。”另外还有些地方还有“撞钟迎年”的说法。

拜年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描写了宋代拜年情形:“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祭祀

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过年期间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饺子,俗称“元宝汤”。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新年发大财。

演春

在古代,春节期间,大街上会出现游行的队伍,有点类似于国外的狂欢。而且各朝代各地区都不一样,有的会演社戏,有的会舞龙舞狮。人们把这种活动称其为“演春”。如今,各地正月十五的“踩街”活动,也正是“演春”的继承和发展。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