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首页 > 节日大全 > 春节 > 正文

过年为什么叫过春节

    导读:在我国民间习惯把过年又叫做过春节,过年为什么叫过春节?春节为什么叫过年?你是否和日历网小编一样有这个疑问呢?据小编了解,过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相同的,那么过年和春节的差别是什么?我们一起往下看。
    过年为什么叫过春节
    “年”的含义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今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说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沉重的谷物。
    “春节”的含义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夏历元旦改为春节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新中国成立前后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表示春天的到来或开始,与岁首之意相合,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为法定节假日。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