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特点有哪些
节气气温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雨水特点
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夏季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立夏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立夏的由来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
由此看来,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
立夏的谚语
1、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2、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3、立夏雨少,立冬雪好。
4、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5、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6、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
7、立夏雨,涨大水。
8、立夏下雨,九场大水。
9、立夏晴,雨淋淋。
10、立夏日晴,必有旱情。
11、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12、饲料多样,定时定量。
13、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14、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15、立夏小满,江河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