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由来和风俗
立春的由来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立春这个节令了。不过,那时候还没有24节气,只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八个节令。到了秦代,人们已经普遍把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立春的风俗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咬春: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每逢立春时节,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赎春卷的小贩。
祭祖: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
躲春:立春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
拜太岁:中国有迎太岁的习俗,把太岁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岁就能平安富足。
立春节气养生
顺应自然:立春之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顺应春天的特点,健康养生需注意保护阳气。保护阳气,要从饮食、起居、心理和运动等方面进行养生。
注意防疾:俗语说“百草回芽,百病引发”,春天万物萌动,也滋生细菌,所以春天应特别注意讲卫生,防虫害,多开窗通风,防止疾病发生。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气为主令。在早春,主要是风寒邪气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后,是以风温邪气致病。所以,春天都为风邪致病。《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始。”因为其他几种邪气是借助于风气侵入人体的,像寒邪、热邪、湿邪等。
饮食调养: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春季饮食养生应避免吃油腻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春天是肝旺之时,应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