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立春 > 正文

为什么把“立春”叫“打春”?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一年之始,万物复苏。民间称立春为“打春”,有“春打五九尽,春打六九头”的谚语。意思是立春这一天,不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称立春为“打春”的说法,其实和古代的一种民俗活动——“立春鞭春牛”有关。

为什么把“立春”叫“打春”?

制作耕牛形状泥塑的起源

早在先秦时期,每到隆冬时节,各级官府就有“出土牛以送寒气”的规制,这是春牛之缘起。后来人们将这个习俗确定在了立春,立春之日制作土牛送别寒冬,然后提示农民赶紧准备春耕。

关于以土制牛的原因,宋代《艺苑雌黄》中这样解释:按照五行学说,冬季属水,而土克水;土负责生养,牛负责耕地。所以用土做的牛,既起到送寒的功能,也体现劝耕的作用,一举两得。但最初只是制作土牛,以送寒和劝耕,还没有鞭打土牛的习俗。

立春之日的官方习俗“迎气”

从先秦时期开始,立春之日的官方习俗主要还是“迎气”。天子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穿着青色的衣服,到东郊迎候春天的到来。在“迎气”之后,顺便“籍田”,然后是“班春”。“籍田”就是官方举行象征性的耕田仪式,为民众进行示范;“班春”就是颁布春令,督促民众及时耕作。用泥土塑造耕牛和耕人的形象,并进行展示。立春之时制作的土牛,也渐渐地被改称为春牛。

从宋代开始,立春习俗逐渐变成造春牛、进春牛、送春牛、鞭春牛、争春牛、买春牛。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原来庄严的的迎气仪式,逐渐被世俗的鞭春习俗所替代。对于春牛的鞭策,也是关于劝耕的行为艺术。鞭打春牛,意思是说,您已经歇息一个冬天了,该到田地里忙活了!

鞭打春牛的仪式

土牛由官府制作,鞭打土牛的仪式皇帝也要参加,民众是立春当日,皇帝是立春前一天。各级官员以及民间也都效仿皇帝,象征性地以五色丝杖鞭打春牛,很有仪式感。鞭打之后,老百姓会去争抢土牛碎片,觉得这样很吉利,会沾上一点好运气。直到近代,民间还有“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的说法。后来,民间也渐渐有了微缩的土牛,像猫一样的大小,作为民间工艺品,人们相互馈赠。

明清时期,立春鞭春牛的习俗似乎更加隆重。民众竞相围观官府举办的鞭春仪式,被称为“看春”。看春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用五谷抛打春牛。鞭春之后,大家还争抢春牛的碎片,希望以此保佑五谷丰登。而鞭春牛的仪式流程变得更加繁琐。春牛的形象、颜色按照年份的天干地支,也有了严格的规范。立春日的迎春仪式甚至精确到了春神与春牛的相对位置,精确到了官员跪拜、叩谢、恭请春神的各种细节。

各级官府是“遵制鞭春”:一方面是礼敬春神,一方面是鞭打春牛。而民间,既打春,也拜春,相互道贺春天的来临。立春鞭打春牛,甚至打碎春牛,所以也使立春常常被人们称为“打春”。

打春牛劝农耕的意义

春季劝农,逐渐成为官方的一种“规定动作”。而且民间也有来自族长、乡贤或父兄的劝耕,言辞恳切,形式多样。劝耕,就是把诉求明确的教化以行为艺术的方式来体现,进而变成了人们乐于亲近的习俗。

但是如果官方的所谓劝耕只是行个公事、走个过场的话,对于生于斯、耕于斯的农民而言,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只说官话,不听民声,不体恤农民,甚至不念及农民,一年搞这么一次看似接地气的劝耕,那些呼啦啦的劝耕队伍,那些文绉绉的劝耕文字,有什么用呢?

随着历史的变迁,民间鞭春牛的活动,从最初的送寒到劝农,逐渐成为一种劝导和提示农民勤勉耕作的行为艺术。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