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冬至 > 正文

闽南冬至节气的风俗

1、闽南拜床母

饭后人们通常会特意地留下几粒丸子,粘于门上和床边,称为敬门神与拜床母。祈求孩子晚上不哭不闹,睡个好觉。大人要准备荤素五味和美味佳肴,是要红色的汤圆,就焚香点烛,烧纸钱,甚至放鞭炮。拜床母也要有冬至圆上供,这次与清明节的祭祖,合称为闽南的“春冬二祭”。

事实上,因丸子有圆圆的外形,古人便以之象征“阳”,以表示阳气渐生、春天即将到来的意思。更有趣的是,古人不光搓丸子吃丸子,还有比现代人更讲究的“粘丸子”。他们将餐后留下的丸子粘贴在门扉、灶台或器物上,称为“敬门神”,以传达“丰收有余”的美好祝愿,并祈求合家平安。

闽南冬至节气的风俗

2、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泉州旧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

3、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4、泉州吃汤丸

闽南人吃丸子的节日,一年共两次,元宵吃“上元丸”(年初的“头丸”)、冬至食“冬节丸”(年末的“尾丸”),寓意着头尾都圆满,一年到头顺顺利利,团圆美满!

说起冬至,闽南人都知道它是吃“汤圆”和祭祖的节日。记得以前大人们常说那句“吃了冬至丸多一岁”的老话。节前“搓圆”、操办的时候,一般会先煮一锅来让孩子们解解馋,有些老长辈们还边煮还边唱:“丸子汤烧滚滚,中国打日本。鬼子死了了,大家笑哈哈”。以前还会捏些“小鬼子”下锅的,以表示对抗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的憎恨。

要说“冬节”吃汤丸也不是闽南独有,以前在北方一般是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这边才吃汤圆和麻糍。其中苏州人过节所吃的就是“冬至圆”,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无馅又小的为粉圆,即泉州人所说的“冬节丸”。吃法有“甜”、“咸”两种,以放糖的甜食居多,加些芋头、地瓜、橘皮作料。也有加入面线、肉片、海蜊等作成的咸食。

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

5、做鸡母狗仔

冬至,闽南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就是“做鸡母狗仔”,即在做冬至丸的时候,用做丸的米料捏成一些小巧玲珑的动物和金锭银宝等,动物的眼睛来自田野里狗尾巴草的草籽,所以动物们煞是生动。做什么动物,往往取决于家里各个人的生肖或家里畜养的动物。冬至时节,已进入农闲,当人们在盘点一年收获之时,也难免要犒劳一下那些动物,除了做“做鸡母狗仔”,亦有一些风俗,颇有意思。

6、吃“搓丸”

漳州一带,“冬至”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舂米“搓丸”。丸子颜色有红有白,并要捏几件小巧玲珑的玩具,俗称“捏鸡母狗仔”。如做成羊头、猪脚、花鱼“三牲”,还有荔枝、桃、梨、柑桔、香蕉“五果”……象征兴旺吉祥。“冬至”早晨,农家户户都要煮甜丸,粘贴在门户、谷仓、器物上,庆贺丰年,酬谢诸神。除此之外,许多人家还要蒸糕粿,做寿龟,蒸年糕,象征年年高升(“高”和“糕”谐音),祈冀福寿延绵。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

7、吃米时

在福州传统小吃名店安泰楼,一位做小吃的师傅说,“米时”和糍粑都是福建冬至节的特别食品,做法上有点区别,但是口感差不多。糍粑是米蒸熟了用石舀捣成糊状的,这种做法在闽北一带比较流行,叫糍粑。而福州一般用米浆直接搓,就叫“米时”。福州民俗“米时”与糍粑其实是差别挺大的两种食物。而且在冬至节的民俗内涵上“米时”也要比糍粑更丰富。”

8、吃姜母鸭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习俗吃姜母鸭。一条街只要有一摊卖姜母鸭的店,就整街飘香。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