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时间
首页 > 节日大全 > 节日时间 > 正文

2023年瑶族忌鸟节是几月几日:2023年2月20日

农历2023年瑶族忌鸟节时间

公历: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农历:2023年二月 (大) 初一

回历:1444年7月29日

瑶族赶鸟节是我国少数民族瑶族的节日,也叫敬鸟节、歌鸟节、粘鸟节、忌鸟节。每年二月初一瑶族人民一起庆祝这个节日。每年二月初一,是瑶族人民的“赶鸟节”。年年到了这一天,不管天晴下雨,方圆五、六十里的山寨男女青年,穿上一色宝蓝衬白镶边的节日民族服装,扎着彩色的头帕,套着绣花的鞋袜,撑着青布洋伞,一伙伙,一群群,聚会山头。

相传, 很早以前, 江华山区, 林木茂密, 鸟雀很多, 常常成群结队地飞来糟踏庄稼, 把播下的种子也啄出吃光。后来, 人们发现歌声能把鸟雀引走, 于是在正月最末这天, 便唱歌把鸟雀引上白头山。鸟雀为美妙的歌声所陶醉, 当它们醒来时, 已过半年, 瑶山获得了丰收。财主为了向官府邀功, 谎报他养的画眉引走了鸟雀。第二年正月最末这天, 官府派人调查, 耕山人个个闭门烤火, 喝茶, 没人唱歌引鸟。结果鸟雀仍然到处飞行, 这使财主在官吏面前出了丑, 并受到责罚。第二天, 即二月初一, 耕山人才唱起动听的山歌, 把鸟雀引到白头山, 鸟雀迷恋歌声, 又一醉半年, 瑶家又获得丰收。从此以后, 瑶族同胞就把二月初一这天定为“ 赶鸟节”。这一天, 方圆五六十里的瑶家山寨的男女, 都穿上盛装, 扎着彩色头帕, 撑着青布做的伞, 聚会在约定的山头。他们对坐在青草坪或岩头上, 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子歌。青年们利用对歌的方式, 寻找知音。老年人则在家里, 把连夜舂出的糯米粑粑捏成铜钱大小, 戳在竹枝上, 插在田头、地尾、天井边和神堂上, 任鸟雀啄吃, 因此名叫“鸟仔粑”。据说鸟雀啄了粑粑, 就会把嘴粘住, 不会糟踏五谷了。有的地区则在每年秋末春初时, 装设“ 鸟盆”引诱小鸟到盆中洗澡喝水, 中计的小鸟就被预先涂刷在盆边上的胶粘住, 去毛后和米粉及食盐等密封在坛罐中制成“鸟酢”, 别具风味。小孩子们也往往如自由的小鸟, 到处品尝各家风味。这天男人们一般也不下地劳动, 有的人则结伴上山打鸟。晚上, 成年人往往过寨串火塘, 各家必定用“ 鸟仔粑”款待。大家互相问候, 聊天谈家常, 祈祷不发生天灾人祸, 五谷丰登, 人畜兴旺。在一些瑶族集中的小山(如湖南江华瑶山) , 节日活动更为丰富, 四邻八村的人汇集在一起, 有的做买卖、有的斗鸡, 也有走亲戚、交朋友的, 充满节日气氛。

瑶族赶鸟节的传说

传说一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是区内瑶族的赶鸟节,又称敬鸟节、歌鸟节。名称不同,形式多样。家家都要做粑粑给“鸟”吃,先将粑粑粘在竹枝上,插到田头地角喂鸟,边插边学鸟叫,意即唤小鸟来吃,莫损坏庄稼。江华、江永瑶族人民以此作为盛大节日开展欢庆活动。江华瑶族自治县岭西一带瑶族在二月初一这天,既是欢庆歌鸟节,又是未婚男女青年以歌为媒选择佳偶的吉日。据民间传说,明嘉靖年间,江华瑶山来了个仙女,名唤英姑,爱上了瑶族青年李小二。两人结成良缘后,被玉帝得知,二月初一派神兵下来捉拿英姑,英姑无法逃脱,在白头山上与小二一起跳崖自尽,后变成一对飞鸟,雄的为鸾,雌的为凤,比翼双飞,永不分离。为歌颂英姑与李小二的爱情,瑶族人民就将二月初一定为歌鸟节。

传说二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江华山区,林木茂密,很适宜鸟雀繁衍生息。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斑鸠等等熬过了严冬,看到山桃花开了,伸动翅膀,飞上天空,站上了高枝,看到山里人来了,就唱起欢乐的歌;看到妹姑手里金灿灿的包谷籽,一把把,一串串,撒进了黑沃沃的山土里,唱得更欢了,邀集伙伴,快来“会餐”!这样,它们往往成群结队,飞如乌云遮日,落象黑幕压地,耕山人一走,它们巧妙地试探了“稻草人”,飞落坡地,用尖利的嘴巴不停地啄,不一会儿,山土就糟蹋地不成样子了。鸟害成了耕山人的一块心病。

山地里没有了收成,耕山人只有吃蔬菜,官府的钱水粮流也枯竭了,皇上发了慌,忙下圣旨:“谁制住了鸟害,赏林九架,免税九年。”

圣旨传下来之后,山主、耕山人都想开了办法。盘云寨有个盘英姑,很爱唱歌。耕山人听了她的歌,口里象溶了一块蜜;她向着山泉唱,山泉都停止了流淌;她向着山林唱,鸟雀们都羞得不敢开口,盘英姑的歌停了,鸟雀们还久久不肯离开。耕山人想到:要赶鸟,盘英姑一定有办法。于是,盘云寨的男男女女都来到英姑的木楼,跟她学起了唱歌,并商量把歌传到九十九寨的耕山人中间去,约定下年正月的最后一天,下种以前,把鸟雀从九山引开,赶到没有阳春作物的白头山去。在盘云寨,有个叫盘阿肚的山主,养了一对画眉,每天清晨,他把鸟笼挂在木楼的房梁上,逗着画眉唱。说也奇怪,也引来一些山雀,日停寨头,夜宿楼檐,山主十分高兴:“哈哈,九架岭又到我名下了。”于是,他急忙修书,报告皇帝。皇帝朱笔一点,命令各山寨:山主们多养画眉,正月末一天,以鸟引鸟,把九山九岭的鸟雀引上白头山石岩岭。

正月最末一天到了,就要种早包谷了,天清早,九十九寨的耕山人,歌唱着聚会寨头。九十九寨的山主,看着鸟雀一群群飞出山林,飞来山寨,好不高兴,举起鸟笼,抢在耕山人的前头,向白头山汇集。鸟雀也真的追着歌声,跟着人们,飞往白头山。

这天,白头山上人多,鸟也多。晴天,鸟雀飞成排,为歌唱者遮日荫,雨天,鸟雀飞成队,为唱歌人挡风雨。耕山人从清晨唱到黄昏,鸟雀真的忘了飞回山林,累了,就落在岩石上,人们悄悄离去。到第二天,鸟们飞到云头寻找歌声,它们围着白头山飞,好像山头有听不完的歌声。这样,鸟雀们在白头山呆了半年,等到它们醒来,坡地上只剩了稻谷杆子,耕山人们早把粮食收进了寨门。鸟雀在白头山一醉就是半年等到醒来,飞回老林,坡地上只剩了旱禾蔸、包谷杆、蕃薯藤,耕山人早把粮食收进了寨门。这一年得了好收成,山主说是自己笼中画眉唱得好引开了鸟雀,这样九架岭归山主占了,九年税归山主得了。耕山人不服气,告到皇上,皇上半信半疑,传旨下令派大臣到白头山审理。 第二年正月最末一天,耕山人呆在家里。出林的鸟雀,耳里没有了往年山寨青年甜蜜的歌声,只听得笼中画眉凄泣的求救声,吓得赶紧伸翅往回飞。山主手里的鸟笼被大臣砸烂了。第二天,二月初一,耕山人又汇集在白头山,鸟雀又飞出山林听歌,一醉就是半年。这样,瑶山又获得五谷丰登。从此,人们就把二月初一这天定名为“赶鸟节”。

传说三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是瑶族的“赶鸟节”。相传很久以前,瑶族山区林木茂密,很适宜鸟雀的繁衍生息。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斑鸠……成了瑶山早玉米、早春作物的头号大敌,人们年年有种无收,只能靠野菜过活,官府的钱水粮源也枯竭了。这一消息惊动了皇帝,皇帝颁下圣旨:谁人制住鸟害,赏岭9架,免税9年。圣旨传谕了9山9岭99寨,山主和耕山人都想着办法。

有个叫细妹的瑶家姑娘,聪明伶俐又有一副好嗓子,她只要向着山林歌唱,鸟雀就羞得不敢开口,歌声住了,它们还在天空盘旋,追寻歌味,迷得不想飞去。二月初一那天,细妹带着平日里向她学唱歌的青年们,一路唱一路引着鸟儿们离开瑶山,鸟儿被歌声迷醉,一醉就是半年,等到醒来飞回瑶山,坡地上只剩下旱禾英、包谷秆、蕃薯藤,耕山人早已把粮食收进了寨。这一年,9山9岭99寨没遭鸟害,都得到了好收成。

皇帝嘉奖下来,功劳却被一个贪婪的山主谎领了。第二年开春,皇帝派使臣请山主赶鸟,山主却毫无建树,眼看鸟儿把播下的种子都快吃光了,细妹不忍让大家错过播种的时节,开了金口,于是鸟雀乖乖地听她调动。这一实情惊动了使臣。使臣回京禀呈皇帝,皇帝便高兴地把瑶山赐给了细妹。于是瑶家人就将农历二月初一这天定为赶鸟节。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