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小暑 > 正文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每年的公历7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05度时为小暑节气。2017年的小暑节气在7月7日的05:50:38.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有记载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其中,暑表示炎热,小暑还不热,大暑才叫热。

小暑三候

中国古代将“五天”称为“一候”,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

每个节气的“三候”结合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又分别起了名字,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

一候:温风至。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习俗

1、“晒伏”

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2、撂“百索子”

民间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传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割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

3、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